第156章 涇陽問策(1 / 2)

小說:大唐鎮國公 作者:空櫻

對於侯君集所提出的由其帶領北庭都護府之士兵前往新羅施以救援這一主張,李世民並未予以應允。

只見李世民眉頭微蹙,目光深邃而凝重,似在權衡其中利弊,久久未發一言。

天下之兵馬盡皆歸李世民所轄,然而每一位將軍手底下之兵卒,斷不可隨意調換由其他將領去統領,否則諸將領之間的關係恐生變故。

那軍中情誼,猶如盤根錯節之林木,一旦擅動,枝蔓交纏之態便可能失衡,或生嫌隙,或起爭執,進而影響軍心士氣,危及社稷安穩之大局。

於此際,李世民不由得再度憶起了李靖。然轉念思及,李靖年事已高,況且其已然主導了兩次滅國大戰。

雖說李世民從不懼李靖功高震主,然估摸此番,李靖應是不會應承的。

李世民的神色間,浮起一抹複雜之意,似有遺憾,又似有理解,心中的思量如風雲翻湧,難以平息。

李世民一時間竟難以做出決斷,遂令幾位重臣退去,言道:“朕需獨自好生思量一番。”

其聲威嚴而沉緩,面容之上滿是凝重之色。

幾位重臣聞言,恭敬告退。

此刻,偌大的殿堂唯留李世民一人,他負手而立,凝望著遠處,思緒如潮水般起伏,那關乎家國天下的抉擇,在他心中反覆權衡,久久未息。

是夜,月隱星稀,李世民緩行至立政殿,與長孫皇后並肩坐在床榻之畔。

長孫皇后見李世民眉梢之上愁雲慘淡,猶如陰霾密佈,不由得柔聲出言詢問:“陛下,可是有何煩心事縈繞心頭?”

其音婉轉輕柔,飽含關切之意,美眸中滿是憂慮之色,凝望著身旁的二哥。

李世民長嘆一氣,緩聲說道:“唉,還不是那高句麗與百濟舉兵悍然侵略新羅,新羅遣使臣前來求援。然高句麗亦遣使臣辯稱自身未曾侵略,此事著實令朕煩擾不堪。”

其言語之中,盡顯無奈與煩憂,那帝王的眉宇間,愁緒如織,彷彿這糾結之事如一團亂麻,難以理清。

長孫皇后聽聞此乃政事,遂不再開口詢問,只是輕移蓮步,繞至李世民身後,素手輕柔,為其捏肩捶背。

那纖細的手指恰到好處地施力,動作溫婉而細緻,似欲以此舒緩李世民身心之疲憊,盡顯賢后之溫婉體貼。

次日,晨曦初綻,李世民攜著長孫皇后,微服前往涇陽縣。一路上,馬蹄輕揚,車轍悠悠,微風拂過。

陸家莊中,陸伯神色匆匆,腳下生風,急急忙忙前來通知陸通:“老爺,皇帝陛下駕臨啦!”

其聲音急切,帶著幾分惶恐與驚喜,額上汗珠滾落,氣息微喘,似是一路飛奔而來。

陸通聞此訊息,哪敢有半分耽擱,趕忙整衣斂容,步履匆匆地來到陸家莊廣場,恭恭敬敬地迎接李世民與長孫皇后。

“微臣陸通,拜見陛下,拜見皇后殿下。”只見陸通身軀前傾,躬身作揖。

李世民伸出手托起陸通,緩聲道:“陸愛卿不必多禮,此次朕只是攜著觀音婢前來散散心罷了。”

其語溫和,目光中帶著幾分親切之意,仿若春風拂面,令人心生暖意。

陸通心中猶如明鏡,深知李世民來這涇陽縣斷不會無事登三寶殿。

其暗自揣度,李世民此行之目的,估摸是為了新羅之事。

那念頭在心中翻騰,雖未敢明言,然神色之間已隱隱透出幾分思量與揣測。

陸通恭謹地將李世民和長孫皇后迎進了陸府之內。長孫皇后隨之跟著陸通的五位夫人移步前往後宅,相互間閒談說笑。

而陸通則與李世民於前廳之中,相對而坐,悠然地品著香茗,暢快地談天說地。

當李世民與陸通閒聊得近乎妥當之時,他目光凝注陸通,開口問道:“陸愛卿,想必你亦已聽聞新羅與高句麗之間之事了吧?不知你對此有何看法?”

其語氣雖平和,然目光中卻透著探尋與期許,似欲從陸通之口,得一良策妙方。

陸通面容沉靜如水,緩而又緩地開口說道:“不知陛下是欲出兵呢?還是不出兵。”

其聲平穩,然眼神卻深邃如淵,似在揣摩聖意,又似在謹慎思量著言辭。

李世民長嘆一口氣,緩緩開口道:“高句麗表面上對我大唐前倨後恭,然實則,其對我大唐並無幾多敬畏之心。否則,他明知新羅國乃我大唐之藩屬國,又為何要聯合百濟悍然侵略新羅呢?故而,若不出兵震懾,怕是難以收得成效。”

其言語之中,滿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