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杜如晦病倒(1 / 2)

小說:大唐鎮國公 作者:空櫻

涇陽縣內,陸家莊中。

陸通平素裡除卻在家中陪伴夫人與孩子之外,便是將自己關在書房之中。

陸通自那系統商城之中兌換得了吐谷渾的礦產分佈地圖,夏州建設兵團的金礦與銅礦竟是頗為豐饒。

於是,他修書一封寄予李世民,懇請李世民傳旨告知李承乾務必抓住礦產的支配之權。

此般舉措,於大唐的貨幣穩定而言,實乃至關重要之事。

除此之外,陸通亦向李世民陳說了有關夏州建設兵團的土地改革之政策。

原本之大唐境內,世家豪族林立縱橫,想要推行土改實非易事。

既然這般情形,倒還不如以夏州建設兵團作為試點之地,施行土改之政策。

陸通向李世民進言提出,將土地悉數收歸國有,而後再以攤丁入畝之方式重新分配土地。

土地嚴禁私自買賣,皆需在官府登記造冊,且每三年需重新審查夏州建設兵團的土地具體情況。

李世民閱罷之後甚為滿意,陸通所呈之辦法甚妙,既能有效抑制土地兼併之惡象,亦能減輕百姓的賦稅負擔。只嘆惜此政策無法於大唐本土施行,否則大唐之國力定然能夠再度提速,愈發昌盛繁榮。

夏州建設兵團乃是新闢之土地,破而後立,若有不服者,徑直鎮壓便是,外夷在此亦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況且土改政策對於尋常百姓實乃大有裨益,如此一來,便讓百姓與貴族相互對立起來,那些貴族想要脅迫百姓生亂或者造反,絕非易事。

而且,陸通亦曾言,想要遏制乃至逐步瓦解世家之勢力,便需要樹立一個榜樣。

倘若夏州建設兵團在土改之後百姓的日子愈發美好了,那麼中原的百姓只要並非目盲之人,皆能知曉應當如何抉擇。

階級對立,其中的矛盾大有文章可做。重中之重乃是皇帝究竟站在哪一邊,是支援士大夫階層,還是支援黎民百姓。

此乃李世民需要審慎考慮之地。

陸通負責描繪藍圖、提出設想,李世民負責躬身力行、如牛馬般執行。完美!

李世民傳召房玄齡與杜如晦前來,令他們觀覽了一番陸通遞呈上來的奏疏和信件。

房玄齡與杜如晦皆認為攤丁入畝之舉甚佳,然而對於將土地收歸國有這一條建議,卻皆不看好。

一直以來,土地皆是私有的,不論是世家豪族,亦或是尋常百姓,倘若土地並非歸自己所有,那又怎會還有心情精心好好耕種呢?

更別提如今新糧漸次鋪開,吃飽穿暖的問題在數年之後便會得到基本解決。倘若土地收歸國有,那百姓豈不會憂心土地被收回?如此情形之下,必然會有眾多百姓無心耕種,那新糧推行的意義又究竟在何處?

房玄齡向李世民道出了這個疑問。

“房愛卿一語驚醒夢中人啊,是朕過於樂觀,思慮不周了。”李世民微微頷首說道。

“咳咳咳……”杜如晦突然劇烈地咳嗽起來,其整個人的氣色竟是極為糟糕。

“陛下,臣沒事。”杜如晦緩了好一會兒後,方才對李世民說道,讓其勿要擔心。

杜如晦方才緩過勁來,卻又接著咳嗽起來,此番竟然咳出了殷紅的鮮血。

李世民與房玄齡見狀後大驚失色,趕忙傳喚太醫速速過來為杜如晦診斷。

太醫署的太醫急匆匆趕來,李世民忙讓杜如晦躺在御書房的軟榻之上,太醫隨即診脈,面色凝重地說道,杜如晦得了肺萎之症,且已然病入膏肓。

李世民聞言後只覺腳底一輕,身子晃了晃,差點摔倒在地。房玄齡眼疾手快,急忙扶住李世民。

“給朕治好克明!不論用何辦法,給朕治好他!”李世民一時有些失去理智,對著太醫怒聲吼道。

太醫低頭垂首,渾身顫抖不止,噤若寒蟬,不敢言語。

“陛下,咳咳咳……陛下莫要怪罪太醫,臣的這副身體如此狀況,實不怪他人。”杜如晦躺在軟榻之上,氣息微弱地緩緩開口道。

李世民疾步來到軟榻之前,緊緊握住杜如晦的手,“克明,朕不會讓你有事的,這世間一定有能救治你的辦法。”

許久之後,李世民令人將杜如晦送回杜府,且還派遣了三個太醫前往照拂杜如晦。

夜裡,立政殿中,李世民靜靜地躺在長孫皇后的懷裡,滿臉皆是哀愁之色。

“二哥,何不問問涇陽侯?臣妾的氣疾便是涇陽侯所給之藥治好的。”長孫皇后一邊輕柔地給李世民揉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