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李恪(1 / 2)

小說:大唐鎮國公 作者:空櫻

涇陽之學子報考之科目於諸科之中皆有人選。

王玄策與裴行儉二人,毅然報考了秀才科。此秀才科之難度堪稱諸科之最。

眾多之人皆未對其抱以厚望,皆言此二人中第之希望甚是渺茫,仿若星辰遙不可及。

世家之俊才們亦紛紛論道,稱王玄策與裴行儉此二位出身寒門之士選擇秀才科,無疑乃異想天開之舉。

諸多譏諷之辭,此起彼伏,不絕於耳,恰似亂蠅擾心,令人煩擾不堪。

王玄策與裴行儉對此種種閒言碎語,竟是毫不在意。

即便此番未能考中,他們亦早有後路。只要於涇陽之鄉長之位上有所建樹,做出斐然成績,那涇陽伯定會舉薦他們入仕為官。

故而,他們心無所懼,全然未有半分憂懼之意。

在那繁華恢弘之長安城的酒樓之中,王浩、孔崚與盧建再度聚首於此。

此三位世家之俊才,皆面呈一臉輕鬆之態,那模樣好似勝券在握,對即將到來之殿試信心十足,仿若那金榜題名已然是囊中之物。

“盧兄,不知此番你報考了哪一科?”王浩面帶微笑,朝著盧建出聲問道。

“自是進士科,王兄呢?”盧建微微挑眉,目光炯炯地反問於王浩。

“我亦是進士科,看來你我二人此番要在這考場之上激烈角逐那狀元之尊位了。”王浩仰頭哈哈大笑,聲震屋宇,豪氣四溢。

“不知孔兄報考了哪一科?”盧建將目光轉向孔崚,神色懇切,出聲詢問道。

“亦是進士科。”孔崚神色從容,緩聲說道。

得!三人皆是進士科,此番競爭想必還頗為激烈,真乃龍爭虎鬥之局面。

“不知孔兄對涇陽縣學子報考秀才科之事如何看待?”王浩目光灼灼,對著孔崚出聲問道。

“沒什麼看法,不過是個人之選擇罷了。”孔崚心中知曉王浩向來瞧不起涇陽學子,然而他並未出言譏諷,而是選擇了一副無所謂之態,仿若此事於他而言,無關緊要。

“秀才科之難度極大,那涇陽學子此番之舉,實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盧建悠然展開手中的扇子,輕輕搖動,嘴角上揚,輕笑出聲。

“也許吧。”孔崚眉頭微皺,實是不知盧建和王浩為何如此厭惡涇陽學子。於其心中,對於參加科舉之人而言,相互祝福方為妥當才對,緣何要這般惡語相向?

虞世南與蕭瑀身為本次科舉之主考官,對其重視程度可謂至極。

那吏部、禮部諸司亦是這般,人人謹小慎微,絲毫不敢有半分懈怠。

立政殿內,李世民雙眉緊蹙,面色凝重,滿心皆是重重之事。

“二哥可是有什麼煩心事?”長孫皇后蓮步輕移,瞧見李世民坐立難安之態,蛾眉微蹙,不由得輕聲問道。

“唉,此番科舉。朕也不知究竟會有幾何有用之才湧現,朕心甚急呀。”李世民雙手負於身後,在殿中來回踱步,憂心忡忡。

北境都護府亟待人才,大唐其他諸地亦皆需人才。還有那吐谷渾之域,或許亦要賢能之士前往治理。

雖對於如何處置吐谷渾之地尚還未有定論,然李世民內心深處仍期望能將吐谷渾納入大唐之版圖進行統治,而非交付於原本之酋長或是貴族治理。

只因如此一來,時日一久,恐又會分崩離析,再度分裂出去。

所謂開疆拓土,實非僅僅單純地打下疆土而已,能夠長久之治理,使之併入國家之版圖,方為重中之重,不然,不過只是徒逞威風罷了。

“二哥就算這般著急亦是無用啊,還不若暫且靜待此番科舉之結果。”長孫皇后款步上前,輕聲軟語安慰道。

陸通雖不在涇陽,然而李承乾和李泰依舊會前往涇陽。

一則是為了看望五位師孃,二則是為了能在陸通的書房之中閱覽陸通所收藏的諸多書籍。

一些暫且不適宜李承乾和李泰閱覽之書籍,陸通早早便將其收了起來。書房裡所留存之書,皆無甚大礙。

李麗質與李麗貞也依舊相隨前往涇陽,尤其是襄城公主,其甚是喜愛與五位夫人相伴共處。

李麗貞雖貴為公主,卻也算是命途多舛之苦命人,倘若不是長孫皇后對她視若親生,她的生活恐與其他庶出的公主並無二般。

李世民實乃頗為偏心之人,對於嫡出之子,李世民恩寵有加,更為甚之,對於庶出之子女,卻是愛搭不理,冷淡疏離。

庶出的皇子皇女欲相見李世民一面,實乃艱難之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