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奶,您大可放心,孫兒與崔家確無任何關聯。孫兒只想過些安穩日子,並非愚人。”楊政道向蕭皇后鄭重保證。
蕭皇后聞楊政道所言,然其深知楊政道,此子本事有限,心氣頗高。故蕭皇后未信楊政道之言,只當對方乃敷衍於她。
“也罷,你未與崔家有牽連便好。倘若有之,奶奶勸你儘早打消念頭。”蕭皇后緩緩起身,目光投向楊政道,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隨後便帶著侍女離去。
楊政道望著蕭皇后回屋,其雙拳隱於袖中,緊緊攥起。
楊政道心中憤憤不平,一群亂臣賊子,篡奪了大隋天下,還妄圖讓他楊政道感恩戴德?憑何!
博陵崔氏自蕭皇后與楊政道被送回長安後,便一直絞盡腦汁地與楊政道聯絡。崔家雖未直言,然楊政道深知對方欲藉助他給李世民製造麻煩。
楊政道深知當今大唐絕非輕易可撼動,然即便僅有一絲一毫之機會,他亦願一試。
舅公蕭瑀現今乃大唐重臣,於朝堂亦可謂有分量之人。若得世家助力,楊政道極欲一搏。
只嘆楊政道並無軍隊之途徑,否則希望當更大幾分。歸根結底,軍隊方為最大之底氣。
諸多時候,希望既能救人,亦能害人。
楊政道幽幽長嘆一聲,旋即邁向自己的房間。
據蕭瑀所言,那涇陽伯陸通才幹非凡,短短數年便獲封爵,且家財萬貫。此人非但善於賺錢,治理地方亦是一把好手。
楊政道臥於床榻之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不禁幻想,若能將陸通拉攏至己方,他心中之野望是否又多了幾分成功之希望?
楊政道思緒飄至九霄雲外,不時痴笑數聲,臉上露出志得意滿之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