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等政策之下,百姓生活漸趨寬裕,市井之中,人聲鼎沸,一派繁榮景象。
現今,涇陽縣民之生計竟勝過長安城中之民,京畿諸縣之民皆對此心生羨意,更有甚者,不乏有流民慕名而來,爭相求得涇陽戶籍,以期共享此地之富庶安寧。
如此一來,涇陽縣不僅物阜民豐,更添幾分人丁興旺之象。
新軍營中,士卒們的日常生活豐富多彩,又不乏嚴苛的規矩。
晨光初破曉,號角聲便已響徹雲霄,喚醒了沉睡中的軍營。
士卒們迅速起床,整理內務,床鋪被褥疊得方正如磚,物品擺放井然有序,不得有絲毫馬虎。
隨後,他們會在教官的監督下進行晨練,跑步、格鬥、器械操練,一招一式皆需嚴格遵循軍規。
午間休憩之時,士卒們或圍坐一處談天說地,或在樹蔭下小憩,亦有人研讀兵書,磨礪心智。
偶爾,還會舉行射箭比試,勝者可獲賞賜,敗者則需接受小小的懲罰,以此激勵士氣。
夜幕降臨,營中燈火通明,士卒們在完成一天的訓練後,會在教書先生的教導下認字學習。
如此這般,士卒們的每一天都在緊張與放鬆之間交替,既鍛鍊了體魄,也培養了團隊之間的默契與信任。
新軍營壘之內,士卒們正按序於食堂用膳。
這群孔武有力的健兒,雖面帶疲憊之色,卻仍吃得津津有味。
訓練之苦,幾近於筋疲力盡,然膳食之豐盛,實乃令人稱道,每日三餐皆有肉食,令人心滿意足。
如此犒勞,亦是軍中上下士氣高昂之因。
營中士卒,多出身草莽,初聞讀書識字之令,皆面露難色,心中暗自嘀咕:“我等從軍,本為保家衛國,何須學那文人墨客之行?”
然而,軍中長官早已洞悉其心,常言道:“武者不獨勇力,更需智謀。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識字讀書,方能明理,方能知曉天下大勢。”
於是,每逢閒暇,便有士卒捧書而讀,雖起初磕磕絆絆,似牛嚼牡丹,但久而久之,竟也能識得一二,漸漸地,營中風氣為之大變。
士卒們開始主動交流心得,探討兵法,甚至有人在夜間秉燭夜讀,樂此不疲。
這等良師益友,加之軍中待遇優渥,衣食無憂,更有升遷之望,士卒們心中漸漸生出歸屬之感,對軍營的認同遠超從前。
(今日三更奉上,求諸位郎君給個書架和免費的催更,謝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