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家莊內,春意盎然,柳絲輕拂。柳銀環正值豆蔻年華,十六歲的她,面容如畫,瓜子臉上的柳眉輕揚,一雙清澈如泉水的大眼。
她的鼻樑挺直,櫻桃小口微啟,未施粉黛已自成佳人。
她身著淡藍長裙,裙襬上點綴著素雅的梅朵,腳踏白緞繡鞋,整個人宛若初綻的梅花,清麗脫俗,令人眼前一亮。
小薛訥,這幼小的生命,正是牙牙學語之時,不過一載春秋,卻已顯出不凡的神采。
他頭圓身胖,濃眉大眼,稚嫩的臉龐上洋溢著純真的笑容,穿著紅衣黑褂,頭頂小帽,步履蹣跚,充滿好奇與活力。
柳銀環溫柔地牽著小薛訥的手,細聲細語地鼓勵道:“訥兒,莫急,慢慢來。”
話語間,滿是慈愛與期盼。
小薛訥似乎聽懂了母親的話語,眼中閃過一絲堅定,更加努力地向前邁步。
四周的景緻亦是美不勝收,陽光透過綠柳的縫隙,灑落一地金黃,斑駁光影中,柳銀環與小薛訥的身影交織成一幅動人的畫卷,讓人不禁駐足,心中湧起無限溫情。
莊中諸位老者目睹此情此景,無不笑逐顏開,紛紛步履蹣跚地湊近,意欲與小薛訥嬉戲一番。
“訥兒,訥兒,你來看看,爺爺的鬍鬚是不是又長又白?”一位鶴髮童顏的老者,輕輕捻著自己那長長的鬍鬚,笑眯眯地對小薛訥說道。
小薛訥瞪大了那雙靈動的眼睛,好奇地望著老者的鬍鬚,伸出胖乎乎的小手,輕輕地摸了摸,隨即用稚嫩的聲音回答:“長~長。”
他的聲音清脆如玉,讓在場的每個人心頭都暖洋洋的。
“好聰明的孩子!”老者聽了小薛訥的回答,不禁撫掌大笑,臉上滿是慈祥的笑容。
旁邊另一位老者不甘示弱,立刻做出一副滑稽的模樣,引得小薛訥一陣大笑,小手拍打著地面,發出歡快的笑聲:“咯咯~!”
見小薛訥如此歡喜,莊中的老人們更是樂開了花,紛紛從袖中取出自家珍藏的小玩意兒,準備贈予小薛訥。
有的是親手製作的木馬,有的則是色彩斑斕的糖人,每一件都凝聚著老人們對小薛訥的喜愛與祝福。
小薛訥接過這些禮物,眼睛裡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他拿起木馬,愛不釋手地把玩起來。
柳銀環在一旁看著這一切,心中滿是欣慰與感激。她緩步走向老者們,躬身行禮,輕聲道:“多謝各位長輩的厚愛。”
“銀環,你不必如此多禮,訥兒是我們莊中的寶貝,我們怎能不愛護呢?”一位老者溫和地回應,眼中流露出對小薛訥的無限寵愛。
“是啊,這孩子將來必定能夠和薛禮一般爭氣。”另一位老者點頭贊同,言語間充滿了對未來的期許。
柳銀環聽罷,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陸通自縣城歸來,踏入莊門,便望見一群老者正圍聚一處,與小薛訥嬉戲逗趣。
他緩步走近,只見那些平日裡威嚴的老者此刻皆是眉開眼笑,或輕捻長鬚,或扮鬼臉,或吟唱童謠,個個盡展慈祥之態。
小薛訥則在眾人的圍繞下,時而睜大好奇的眼睛,時而發出清脆悅耳的笑聲,那份純真無邪的歡樂,猶如春風拂面,令人心生歡喜。
“見過爵爺!”一眾老者見陸通緩步而來,皆恭敬地作揖施禮。
“不可不可,諸位皆是長輩,何須行此大禮。”陸通連忙伸手,一一扶起那些欲要下拜的老者,語氣中帶著幾分誠懇。
“妾身參見伯爺。”柳銀環襝衽為禮,溫柔地將懷中的薛訥緊摟了幾分,眼中流露出一抹柔情與敬意。
“無須如此多禮,仁貴不在,倒是讓你費心了。”陸通溫言道,語氣中帶著幾分體恤與關切。
“妾身並不覺勞苦,夫君為國守邊,實乃榮耀之事。”柳銀環輕聲細語,雖心中掛念著遠在邊關的薛禮,卻亦深知其肩負之重任,言語間盡顯賢淑理解之情。
此時,小薛訥凝眸細觀陸通,稚嫩的小手頻頻伸出,似是渴求陸通的懷抱,眼中滿是純真與期待。
柳銀環輕柔地挽下薛訥的小手,生怕這無意之舉會擾了陸通的心緒,她的眼神溫柔而細膩。
“無妨,來,伯伯抱你。”陸通溫言細語,揮手示意柳銀環毋須多慮,隨即伸出寬厚的手臂,欲將薛訥攬入懷中。
柳銀環見狀,輕柔地將薛訥托起,小心翼翼地遞至陸通面前,如同傳遞最為珍貴的寶物,生怕有一絲一毫的閃失。
陸通抱持幼童頗有心得,府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