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李靖赴涇陽(1 / 2)

小說:大唐鎮國公 作者:空櫻

房玄齡在閱讀了陳忠寄來的書信後,亦特地抽空前往涇陽縣一趟。當他目睹新糧的抽穗情況時,整個人激動不已!這幾乎可稱為仙糧了,若不出意外,這新糧在秋收時產量最少可達六七石,甚至九石亦非不可能。

房玄齡深信不疑,他完全相信新糧的產量!大唐即將解決糧食問題,無需再費盡心思地從江南調運糧食。若新糧在江南種植,恐怕收成將更為可觀!

房玄齡急忙返回長安,準備進宮面聖。

李世民正在御書房批閱奏摺,內侍入內稟報房玄齡求見。李世民吩咐內侍將房玄齡帶入,心中好奇不知房玄齡此番求見所為何事。

“房卿,可是有何要事?”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奏摺,目光轉向房玄齡。

房玄齡向李世民詳細彙報了關於涇陽縣新糧的一切情況,隨後靜候李世民的回應。

李世民聽後沉思了許久,既然是房玄齡親自去驗證的,想必不會有假。如此一來,只需兩年時間,李世民便可一雪前恥,徹底平定突厥。

且無需再大費周章地從江南調運糧食,北伐之事定能減少許多障礙。

除此之外,有了新糧,大唐在未來十年內的糧食問題必將得到解決,抗災能力也將大幅提升。這對於開創一個繁榮盛世具有極大的裨益,李世民對於文治的渴望無比強烈!

這一切,又與陸通有著莫大的關聯。想必陸通所提供的糧食正是因為新糧的緣故。陸通並未藉此邀功,而是穩紮穩打,逐步推廣,由此可見其人深謀遠慮,實為一位大才。

新糧一旦在大唐全面推廣,陸通的功績足以使其獲得侯爵的爵位。李世民不由得慶幸自己當初賜予陸通爵位,否則這小子是否願意拿出新糧種子,還是未知之數。

更令李世民慶幸的是,陸通並不屬於世家一方,而是新晉的豪強。

“房卿,如今你是否還覺得朕賜予他縣子的封賞過分了?”李世民向房玄齡炫耀起自己的遠見與智慧。

“陛下識人之明,微臣望塵莫及。”房玄齡明瞭李世民在炫耀,便順勢奉承一番。

“來人,傳杜如晦、程咬金、尉遲恭、秦瓊、李靖、魏徵……”李世民讓內侍喚一眾大臣,準備商議國事。

待諸位大臣齊聚一堂後,李世民讓房玄齡詳細講述涇陽縣新糧之事。房玄齡毫無遺漏,將一切細節盡數道來。

“陛下,若真如房相所言,我大唐必將迅速崛起,百姓亦能安居樂業,盛世可期!”魏徵率先發言。

“陛下,若新糧豐收,不需兩年,我們便可一雪前恥,徹底擊敗突厥!”尉遲恭首先想到的就是征戰之事,糧草充足,征戰便無多少阻礙!

戶部尚書唐儉更是改變了往日吝嗇的態度,對北伐之事並未提出反對,前提是未來真的能有如此豐富的糧食供應。

“新糧乃是涇陽縣子陸通所提供,並在涇陽縣推廣。若新糧真的豐收,待新糧全面推廣之後,朕欲封其為涇陽侯,諸位意下如何?”李世民提及了陸通。

武將們並未提出反對,只是心中覺得陸通年紀輕輕便升遷如此迅速,恐有不妥。文官們則是有些羨慕,甚至帶有幾分嫉妒,畢竟開國之後封侯是極為難得之事。

“新糧之事關係重大,為防世家干擾,朕欲派遣一人前往涇陽鎮守,以震懾不法之徒。誰願前往?”李世民目光掃過一眾武將。

程咬金和尉遲恭紛紛主動請纓,此乃一大功勞,豈能輕易錯過。雖然他們的爵位已臻頂峰,但此舉亦能福澤子孫後代。

秦叔寶因身體欠佳,並未參與此次爭奪,雖心中亦有此意,但終究力不從心。

李靖同樣未發一言,因玄武門一事,他正在刻意避嫌,不願捲入其中。

“藥師?朕欲派遣你前往,你以為如何?”李世民示意眾人安靜,對李靖說道。

“臣遵旨!”李靖領命,心知這是李世民在向他示好,他不能不給予回應。這亦是他在重新站到李世民身邊的重要一步。

數日後,李靖率領三千兵馬前往涇陽縣駐守。每日安排一千五百士兵分批次巡視各地農田。

這使得那些豪強不敢輕舉妄動,畢竟一旦觸怒了朝廷,他們可沒有世家大族那樣的能力與背景。

五姓七望亦未輕舉妄動,在未確定新糧最終收成之前,他們不會輕易與李世民為敵。

若真將李世民逼至絕境,五姓七望並無十足把握能夠對抗這位馬上皇帝。

在紅拂女的勸解之下,李英終是相信陸通並非好龍陽之癖之人,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