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涇陽歸京之後,李承乾對待名師大儒之教誨愈發恭謹,常於課間提出己見,與孔穎達、李綱等學界泰斗辯難切磋。
此番轉變令諸位先生深感欣慰,遂將李承乾之進步與變化詳盡稟告於李世民面前。
聞此佳訊,李世民亦頗感寬慰,對愛子的成長寄予厚望。
“看來,遣承乾與青雀往涇陽一行,實乃明智之舉。”李世民輕握長孫皇后之手,緩緩言道。
言罷,二人相視而笑,皆從中感受到一股欣慰與期許。
“涇陽伯真若天人,妾身原以為世間無此等完人,今朝一見,方知傳言非虛。”長孫皇后輕啟朱唇,言語間滿是讚歎與敬佩。
“此乃朕之幸甚,得遇賢臣,如魚得水,相得益彰。”李世民微微一笑,言語中不乏自得,亦有對涇陽伯的讚賞之意。
夜幕低垂,陸府之內燈火輝煌,仿若白晝。陸通心急如焚,在房門前徘徊不定,步履匆匆。
孫思邈見狀,溫言勸慰道:“涇陽伯勿憂,兩位夫人吉人天相,必能平安無恙。”
言罷,又輕輕拍了拍陸通的肩膀,以示安慰。
屋內,李英與冬兒的呻吟聲此起彼伏,那分娩之苦,唯有親身經歷者方能體會。
陸通立於門外,心中焦急如焚,卻只能徒然徘徊,束手無策。
春夏秋三位夫人亦是面色凝重,心神不寧,暗中默禱,願上天垂憐,保佑李英與冬兒母子(女)平安無恙。
大唐時代,女子分娩猶如闖過陰曹地府之門,險象環生,步步驚心。
良久之後,房中驟然響起兩聲清亮的嬰啼,猶如天籟之音,宣告著新生命的降臨。
陸通心中依舊忐忑不安,雖聞新生之喜,然他心之所繫,仍是李英與冬兒之安危。
失子可再得,然夫人之於他,乃千金難換,唯願此番一切平安無恙。
產婆步出房門,面帶喜色,向陸通報喜,言是一兒一女。
陸通心不在焉地應了幾句,急切問道:“兩位夫人情形如何?”
待聽產婆言道二位夫人皆安然無恙,陸通方長舒一口氣,緊繃的神經得以稍許放鬆。
孫思邈將此情此景盡收眼底,心中對陸通的敬意更甚,暗自讚歎其情深義重。
待一切安排妥帖,陸通緩步入室,見二位夫人汗溼雲鬢,面色微顯憔悴,不由心生憐惜,痛楚難忍。
“英兒、冬兒,爾等辛苦矣。”陸通輕握住二位夫人的柔荑,溫言細語間,逐一親吻她們的額頭,以示慰藉。
“何來辛苦之說,能為君誕育子嗣,妾身已感榮幸至極。”二女面帶幸福之色,眼眶微潤,晶瑩淚珠順著臉頰輕輕滑落,映襯出無盡柔情。
陸通心中所重,更甚於子嗣,乃是對她們深情厚意,此情此景,令二女感動莫名,心如暖流,溫潤如春水初生。
“夫君,冬兒薄命,未能誕下麟兒,唯有此女,實為憾事。”冬兒眼底泛起一抹淡淡的哀愁,似秋水長天,含著無盡的溫柔與遺憾。
“冬兒切勿妄自菲薄,我心愛之物,無論男女皆是珍寶。女兒家更添幾分溫婉,不似頑童那般淘氣,日後必將成為我的貼心小棉襖。”陸通輕笑,伸手溫柔地颳了刮冬兒的鼻尖,眼中滿是寵溺之情。
“夫君更愛女兒?”李英輕啟朱唇問道,語氣中帶著些許調皮。
陸通聞言,只覺頭痛欲裂,溫言勸道:“英兒莫要淘氣,此等話題何須掛在心上。”
語罷,輕輕拍了拍李英的手背。
陸府佳音傳遍,莊內黎民皆蒙受恩澤,獲賜喜銀與蜜餞,私塾稚子亦得休學之樂,歡聲笑語溢滿街巷。
陸家莊內,連開三日盛筵,廣邀四海賓朋,酒香肉鮮,笑語晏晏,共慶此番喜事。
涇陽縣城中,燈火輝煌,綵綢飄揚,百姓與官員齊聚一堂,共賀涇陽伯之喜,歡聲笑語,洋溢著一片祥和之氣。
李靖夫婦聞訊,即刻自長安啟程,輕車簡從,疾馳至涇陽陸家莊,親往探視李英。
冬兒自幼失怙,無父無母,陸通見狀,便多加眷顧,此番深情厚意,令冬兒感懷於心。
李英對此並無芥蒂,二人情誼深厚,宛如姐妹,故能體諒冬兒之苦,共其憂樂。
李世民亦遣使致禮,贈予一對精雕玉如意,陸通聞訊,躬身拜謝聖上隆恩。
更甚者,皇上還頒詔書,賜予府中五位佳人誥命夫人的尊榮。
紅拂女亦親往探望冬兒及春夏秋三夫人,情深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