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經濟更是全面崩潰,物價飛漲,貨幣貶值,普通民眾生活困苦,難以維持生計。與此同時,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旱災、水災、蝗災接踵而至,使得本已艱難的民生雪上加霜。
在這種水深火熱的境況下,廣大人民群眾再也無法忍受下去,紛紛揭竿而起,掀起了一場規模浩大的反元鬥爭浪潮。公元 1351 年,韓山童和劉福通等人率先在潁州發動起義,他們振臂一呼,應者雲集,各地的農民們迅速響應起來,一時間烽火連天,元朝統治者的統治根基開始動搖。
就在同一年,即元至正十二年(1352 年)的二月,郭子興、孫德崖等也在濠州舉起了義旗。此時,出身貧苦的朱元璋看到了改變命運的機會,毅然決然地投身到這支起義軍中。由於朱元璋為人機敏聰慧,作戰勇猛無畏,很快便得到了郭子興的賞識和器重。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郭子興後來不幸去世。但幸運的是,經過這段時間的歷練和成長,朱元璋已經具備了卓越的領導才能和軍事智慧。於是,在眾人的擁戴之下,他順理成章地接過了郭子興手中的大旗,成為了這支部隊新的領袖。
隨著朱元璋所率領的起義軍聲名遠揚,吸引了許多有志之士前來投奔。其中,就包括了足智多謀的李善長。李善長眼見朱元璋的隊伍紀律嚴明,秋毫無犯,對其讚賞有加,認為這支軍隊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因此,他毫不猶豫地選擇留下來,並憑藉自己過人的才智,為朱元璋出謀劃策,逐步勾勒出一幅平定天下的宏偉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