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立波家回到宿樓,林海徹夜難眠。
他一直在思考著如何破譯“世外天地金苗宗,除歲踩鼓苦巔峰,萬花紛謝花不謝,聞琴守黑不周風”這四句詩中的秘密。
這四句詩中的第一句容易理解:開門見山地說出了金苗宗是一個相對隱秘、不為外人所知的宗門。秘密應該隱藏在後三句中。
按照江建濤的講述,他們那次出事的時間,比較符合最後一句“聞琴守黑不周風”的含義。
不周風在《史記》上記載過:“不周風居西北,主殺生。”
某一本古書上也有說:“立冬,不周風至。”
江建濤一家出事的日期就在冬季,時間是午夜,剛好對應“守黑,”二字。至於“聞琴”是什麼意思,只有去現場揣摩。
詩的第二句“除歲踩鼓苦巔峰”也不難理解。從金苗宗的名稱和江建濤中蠱一事分析,這都與苗族有關。
林海的家鄉周邊有一個苗族自治縣,因此知道“踩鼓”的意思是:苗族姑娘踩著鼓點的節奏,跳起歡快的舞蹈。“除歲”可以理解為“除舊歲”,指苗族人過春節。
林海小的時候,父母親曾經帶他去苗家過了一次“苗年”,他到現在還記憶猶新。那裡的苗家人過年是農曆的十一月,但也有不少地方的苗族在農曆九月、十月份過苗年。
至於第三句“萬花紛謝花不謝”,林海百思不得其解。
根據江建濤祖傳的“天苗宗真正的秘密就在三座高山之中”這句話,後三句詩很可能對應的是三座山的秘密。
依此推理:第一句沒有實際含義,第四句是指江建濤他們出事的那座山,第二句、第三句分別暗藏著另外兩座山的秘密。
不管林海推理是否正確,但總算有了一點頭緒。至於具體情況怎樣,只能到現場去探索和求證。
林海用了一整夜破解四句詩中的密碼,直到凌晨才昏昏入睡。待到早上出來時,江立波早已在宿樓的大堂裡等候。他已辭去在酒樓當夥計的差事,決定進入鑫源秘境打探父母親人的下落。
“林兄,還請移步舍下,爺爺已在家中備下了薄酒。”見到林海下樓,江立波快步迎上前去說。
江家,江建濤修為得到了恢復,心情大好。林海昨天的話,讓他樹立起了信心,看到了希望。他覺得林海的分析入情入理,波兒父母等人活著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他決定再去一次鑫源秘境,尋找自己的兒女。而且,他打算讓林海和江立波一同前往。
林海到來後,三個人聚在一起,對進入秘境的行動路線、活動安排、所需物資、安全事項進行了詳細的討論。
江建濤親自到過鑫源秘境,又見多識廣。所以,他提出的建議最多,林海和江立波以他的意見為主,只在一些細節上作了補充。
經過一個上午的謀劃,他們約定兩天後出發。
江立波主動承擔起物資準備的任務,江建濤要利用這兩天,把境界恢復到開竅境後期巔峰。林海滿腦子裝著鑫源秘境之事,無法安心修煉。因此打算去交易樓轉轉,看看有沒有自己需要的東西。
鑫源秘境像一個巨大的寶庫,很多進去的人獲得過價值不菲的天材地寶,有的人覺得自己用不上,就拿來出售或交換。
林海走進交易樓的一樓,看到的是被隔成了一間間排列整齊的商鋪,這是交易樓自己設立的貿易點。一些從外面來的修真者,他們不願設點擺攤,手中的貨物經評估後,可以直接在這裡出售。
當他上到二樓,只見這裡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各種各樣的靈藥擺放成行,應有盡有。有的等級很高,在大城市的市場上難以買到,看得他心癢不已。
作為一個煉丹師,見到這些稀世靈藥,有幾個能不怦然心動?但他心裡清楚,越是稀少的靈藥價格越高。他身上的靈石,都是從妖蛇洞和金雕窩巢裡、所撿到的儲物袋中得來的,一路上花費了不少,身上已所剩無幾。
“還是因為自己窮啊。”林海心裡在嘀咕
其實,他身上的靈石已算不少了。除了那些大宗門、大家族的特殊弟子,與他同齡的修真者,沒有幾個能與他比肩。
轉了幾圈,林海站在了一個地攤前。他發現這裡有幾株年份很高的夜交藤和安息香,這是煉製固元丹的主要靈藥。
“公子要買靈藥嗎,價格可以優惠。”擺攤的是一個憨厚的中年漢子,看上去很像老實巴交的人。
“可否以靈丹交換?”林海試探地問。
“六顆黃級破障丹,所有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