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三大節,春節,端午,中秋,只有春節能見上。
“小景長高了誒,這都快一米八了吧。”
聽著一個個客套寒暄話,陳景心想如果是真實的十七歲自己,肯定是隻敢尷尬笑笑。
但是現在不同了。
“快了,還有的長。”
說到身高,大伯的兒子是硬傷,只有165。
“小景,現在成績怎麼樣,應該快高考了吧。”
這問題幾乎是每次都要問,看似寒暄,其實有其他目的。
陳旺生本來想回答,但是陳景搶先回答道。
“成績還好,也在努力。”
“小景啊,你得加油誒,考個好大學才有好出路誒。”此時大伯接話道。
這個確實,你兒子不就是考了個大學,娶了幹部家的女兒。
陳景可是瞭解過,當初父親被砸斷小腿,要跟這個表哥借錢,是一分錢都借不到。
嘴上說著老婆管錢管的嚴,是個耙耳朵。
事實是如此,但是當初他都沒跟他老婆說這件事情,如果說了,那個錢就借到了。
想起當年表哥沒什麼錢讀大學,還是問陳旺生借了兩萬塊錢。
進了編制啊,就是怕這些窮親戚往上靠。
“我這也在努力。”
陳景客套說完,發現自己爸媽臉上確實是沒什麼光。
父母每次都要因為自己的成績而蒙羞,要是以前,現在的陳旺生肯定得說。
陳景馬上高中畢業,考不上大學,還想讓大伯兒子提攜提攜。
但是這次陳旺生不一樣了。
“現在小景的學習很好了,他寫的那個作文,還登上報紙了誒。”
聽到登上報紙,大伯兒子是壓根不信的。
他是編制內的人,知道登報需要什麼手續和流程,也知道需要什麼樣子的實力。
要是寫作文可以登報,那就是一中的尖子班才能出幾個。
陳景這種成績還能登報,肯定是騙他爸媽不懂這些吧。
“能登上報紙的作文都是很優秀的,看來小景學習不錯啊,是哪一版啊,出了嗎。”
大伯兒子看似是誇獎,實則是想拆穿這些。
“就昨天的華西日報。”陳景如實答道。
華西日報?大伯兒子更不相信了。
這報紙的含金量是不低的,那可是省級的報紙,陳景能上去就奇了怪了。
“真不錯啊小景,還能登上報紙,這次回家就看看。”
大伯兒子說完,大伯接著說道,“這就有報紙吧,叫他的服務員拿上來就行了。”
“有嗎,那讓他拿一份過來,咱們小景這麼優秀的作文,肯定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