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渤泥國獻降(1 / 2)

渤泥國是一個古國,前身是馬來人建立的蘇丹國。

隋朝時期便派遣使者朝貢,確立了宗藩關係。

到了唐朝時期,雙方交往密切,貿易也極為頻繁。透過雙方貿易,以及文化交流,渤泥國是南海文明的,一個重要支點。

明朝太祖時期,崇尚中原文化的渤泥國,主動提出要加入大明。

勃泥在東南亞強大,但在太祖看來,也只是個彈丸小國。加之渤泥國地處偏遠,又相隔南海,最終被太祖拒絕了。

在世祖時期,鄭和七下西洋。渤泥國特殊的地理位置,又是南海的門戶,是鄭和的必經之路。

藉助這一契機,渤泥國迅速強大起來,逐漸收復各個勢力,統一整個婆羅洲。

在最鼎盛時期,渤泥國領土不僅涵括,東部的呂宋群島,還有南部的爪哇群島。

後來西洋人到達南洋,渤泥國不斷被削弱。北部的呂宋群島,被西國人控制。南部的爪哇群島,也被荷國人佔領。西方又有葡國、紐西蘭國,虎視眈眈。

渤泥國只有夾縫中求生存,眼見領土不斷被蠶食,卻也無能為力。

直到青龍一軍擊敗西國,徹底佔領呂宋後,這也讓渤泥國看到希望。明朝畢竟是渤泥國的宗主國,與其被西洋人吞併,真不如直接投了明人。

渤泥國王黃道明已經年邁年邁,政務大都由太子黃義航處理。青龍一軍展現強大勢力後,黃益芳說出這個提議後,迅速得到支援。

徵得老國王同意後,黃義航就親自前往呂宋,想將渤泥國獻出,希望得到大明的庇護。

呂偉知道事關重大,也不能許諾黃義航什麼。徵得黃義航同意後,便將其帶到廣州府。

聽完事情的來龍去脈,在參謀部任職的鄭福松,又補充渤泥國的由來。

在世祖時期,明朝國庫空虛。世祖就派遣親信黃生平,前往渤泥國尋找黃金。

黃生平穿過南海到達渤泥國,才發現渤泥國,到處都是原始村落,更別說有黃金了。又不敢回去向成組覆命,只得在勃泥逗留下來。

黃生平本是大明的一個總兵,但在渤泥國是碾壓式的存在,直接在渤泥國佔領一席之地。後來又娶了老國王的女兒,成為渤泥國的國王,到現在渤泥國王,也有一半明人血統。

黃生平在異地稱王,也算是個傳奇,也是明人的大漢奸。只是成組也不以為意,認為黃生平宣揚國威,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到後來渤泥國王子,親自前往大明朝貢,不幸身死在大明。這個王子最大的心願,就是埋在大明。大明皇帝也是極為動容,以王爵身份厚葬……

聽到鄭福松說完這些,在場眾人一陣唏噓。一眾人也知道渤泥國,是大明的藩屬國,但其中的牽扯就不得而知了。

說來在場眾人,大都是瓊州出來的。要不是王成的到來,在場眾人或許不會出瓊州,更別說知道渤泥國了。

現在渤泥國要獻國,一眾人不由望向王成,希望可以從王成臉上看到答案。

王成則是一臉淡然,向著施郎點點頭。

施郎會意,直接走到一幅航海圖邊,一邊比劃一邊解說起來。

渤泥國位於呂宋西方,和廣州府隔著南海。

現在已經控制呂宋,要是接收渤泥國。只要再拿下交趾北部的占城,恢復舊港宣撫司。那麼整個南海,就是我們的內海了……

聽完施郎的講述,一眾人不由倒吸口氣。要是真如施郎所說,王成就是獨立建國,也不是什麼難事。

這也是王成出兵南洋,參謀部早已擬定。先控制呂宋,再以呂宋為基點,滲透整個南洋。

沒想到渤泥國主動投誠,要真將渤泥國劃為行省,無疑加速統治南洋的程序。

來自後世的王成,更是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在爪哇群島南方,還有一塊未開發的新大陸。只要控制南洋,這塊新大陸也是囊中之物。

這也是王成,佔領南洋的終極目標。

王成掃視在場眾人,見一眾人停止交談,這才豪氣道:“我要恢復大明昔日榮光,要恢復大明的舊港宣撫司,要讓大明萬國來賀。”

先前反對王成的出兵南洋的,呂昂、趙豔、李柱等人,也不自覺的低下頭。

在他們看來,王成的領地夠大了。只要守好這份基業,那已經是萬世功勳了。與王成相比,他們也狹隘了。

“讓渤泥國王子進來吧!”

聽了王成的命令,親衛也將黃義航帶到大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