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收編鄭家(1 / 2)

鄭一官雖擁兵十餘萬,但考慮事情,也是商人的角度居多。和王成一戰百害無一利,鄭一官不會做虧本的生意。最後聽從鄭福松的建議,選擇投靠王成。

見鄭一官同意,鄭福松馬上寫信,給自己的同窗好友。同樣的信寫了兩份,分別遞給了沐天潤、安平二人。

這二人都在參謀部任職。接到鄭福松的信件後,也不敢耽擱,直接告訴王成:只要王成願意保證鄭家財產,鄭一官願意投靠王成。

王成也是大喜,略微思索也就明白了。鄭一官不親自來說,除了放不下臉面外,還是放不下臉面。

一個自是身的臉面,一個是朝廷的臉面。一個朝廷的平國公,投靠一個定海伯,多少有點貽笑大方。

王成在南邊的作為,已經是人盡皆知。只是現在的朝廷,也是自顧不暇。只要王成不舉反旗,就任由王成折騰,最主要的還是崇禎管不了。

就是王成開疆拓土的功勞,封王也不為過。

好在王成也比較務實,既不在乎朝廷的封賞,也極為照顧鄭一官的情緒。在雙方約定好時間後,決定在臺灣城交接。

為防變故,沐天潤領的一萬雲南兵,率先開赴琉球。

熱蘭遮城

城外的農田裡,有不少百姓在種植甘蔗苗,到處一片忙碌的景象。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天的衛兵多了不少。

原因無它。王成已經到了熱蘭遮城。城外的護衛更是多了不少,一眾人在城門口迎接。見親衛團到來,一眾人也向前迎了幾步。

大牛手持狼牙棒在前開路,王成腰掛軒轅劍居中。黎剛、黎猛兩兄弟手持大斧,緊隨其後。身後的百餘親兵,也是英姿颯爽。

見一眾上前迎接,王成下了戰馬。先是掃視徐盛等人一眼,微微點頭。又走到鄭一官身邊道:“幾年不見,老哥風采依舊啊!”

鄭一官也是感慨萬千,幾年前鄭一官還略佔上風,再次相見已有等級之分。王成如此放低姿態,鄭一官可不敢怠慢。直言道:“我願追隨大帥,還望大帥不棄。”

一句話說明了投靠之意,還準備向行禮,卻被王成拖住。

“老哥不必如此,以後我們就是一家兄弟了。”王成說完,又走到鄭福松旁邊,拍拍其肩膀道:“你小子又健壯不少!”

“院長威武!”

瓊州講武堂,每當王成訓話,底下的學生都會回應“院長威武!”

鄭福松回答的極為巧妙。王成雖然和鄭福松差不了幾歲,但和鄭一官稱兄道弟,在稱呼大帥什麼的都不合適。好在鄭福松在講武堂學習過,稱呼王成院長,也是合情合理,同時巧妙的拉近距離。

“這位一定是鄭芝虎老哥吧!”

王成沒見過鄭芝虎,但能站在鄭芝豹前面,十有八九沒錯。

鄭芝虎與其他兩兄弟不同,少了些商人的市儈,更多了些軍人氣質。見王成主動打招呼,禮貌的回應道:“見過大帥!”

隨後的人,便主動上前和王成見禮。這些人王成大都沒見過,但都熱情的回應。王成將每個人的英勇事蹟,大加誇讚一番。

鄭一官等人也是心驚,王成對他鄭家太瞭解了。看王成笑的燦爛,實在太可怕了,還好沒與其為敵。

王成也是微微動容,鄭家能在南海屹立幾十年,也不是沒有道理。

鄭家的鄭福松是帥才,鄭芝虎、鄭芝豹難得的虎將。

施顯、施福二兄弟,也是海戰經驗豐富。二人的侄兒以後,更是聲名顯赫,直接滅了鄭家的根基。是有名的海霹靂。只是現在還未嶄露頭角。

楊家的楊耿、楊暉,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先是追隨顏思齊,隨後跟隨鄭家,立下赫赫戰功。

陳鼎是鄭一官的智囊,天啟二年的進士。其子更是金庸筆下的豪傑,可謂人生不識陳近南,就是英雄也枉然。只是現在的陳永華,還是個半大的孩子。

王成的陸戰猛將頗多,萬人敵也有幾人。就是海戰還缺乏良將,單憑徐盛、何毅二人,還是略顯單薄。這也是王成有戰船,卻沒有增加水師的原因。

一眾人介紹完後,又是熱鬧的進城……

王成也向一眾人承諾:保證眾人的財產、房產不受侵佔。但田產兩元每畝的價格,收歸稅務部所有。鄭一官的商隊,直接打由振華商會統一管理,鄭一官享受副會長的待遇,有一個點的分成。

這也是大致框架,其他細節,再有專人補充……

這也使得一眾人安心不少,畢竟投靠王成,也是為了利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