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博一個刀疤臉漢子,本跟隨袁督師在關外抗擊韃子,後被流放在瓊州。輾轉跟隨王成六七年,雖不像一眾師長功勳赫赫、威震一方,但後勤處理也是兢兢業業。論其功勞,不下於師級武官的功勳。
“胡部長身死,著實令人惋惜。這個仇肯定要報,但什麼時候報,報復物件又是誰?是報復肇事者?還是安南鄭主?還是整個安南?這還有待商榷。牽一髮而動全身,這不得不思量!”
聽盧生這麼說,王松也是急了,反駁道:“安南鄭主難辭其咎,肯定要殺入升龍城,為胡部長血債血償。”說完又是起身,向王成請戰道:“請上位發兵,我願為馬前卒。”
聽王松這麼說,一眾人又把目光望向王成。
後世而來的王成,對安南人多了一些反感。現在胡博身死安南,就憑這一條,王成也不會輕易放過安南。
王成早就把安南,視為囊中之物,這兩年對安南也是安撫為主。加之中原形勢多變,王成一直把精力集中中原、南海,這又讓安南不安分起來。
再次攻入升龍城,給安南一個教訓。時間久了,難免安南又會不安分。既然要起兵安南,不如一勞永逸,解決安南這個禍患。
一番思量,王成掃視一眾人,隨即厲聲道:“出兵安南!”
短短几個字,一眾參謀長先是一愣,隨後紛紛請戰,要為先鋒軍。在場大多都是武人,嗓門格外的響亮,議事廳又如同菜市場般吵鬧……
王成有些錯覺,這些好戰分子,是不是打著為胡博報仇的幌子,想出兵打仗?
王成輕咳一聲,一眾人也停止爭吵。他們知道王成要釋出作戰命令了,一個個默不作聲,靜待王成的命令。
由呂昂暫代軍需部長,負責後勤補給。參謀長盧生坐鎮瓊州,負責各方協調,密切注視中原、南海局勢。
玄武二師分兵駐防、廣東、廣西、貴州三個行省。配合地方武裝,預防流寇遁入幾個行省。
青龍三個師,負責南海到大鵬灣的海防,確保沿海路段的安全。其他幾個師等候命令,準備進入安南作戰。
聽了王成的部署,眾人倒吸一口氣,這是要一舉滅了安南鄭主。一眾人也不再爭了,現在恨不得返回自己的駐地,整軍備戰。
盧生倒是看清王成的意圖,補充道:“幾萬大軍同時調動,恐怕一時難以開戰。此時應該休書安南莫氏,南方阮主,讓其共同出兵。”
一言點醒夢中人,這可謂驅狼吞虎之計。讓他們內部消耗,這是最好不過。就算兩方不願配合,也可以麻痺、掩蓋,王成要拿下安南的意圖。
這讀書人也夠損的,讓人防不勝防。雖是這麼想,王成還是正色道:“這個你們參謀部自行拿捏。”……
敲定大致方案,後續問題又討論大半夜。現在又說不出什麼結果,王成讓一眾人散了,有好的想法再上報參謀部。
聽王成這麼說,眾人也一併退去,唯獨盧生未動。
待眾人散去,盧生才出言道:“我想大帥這次又要,前往安南督戰吧!”
見王成不置可否的點點頭,盧生又向王成分析起眼前局勢。
現在中原雖說不平靜,但也是僵持狀態,朝廷還是極大優勢。前些時日大敗荷國,料想其他幾方,也不會貿然對瓊州用兵。盧生坐鎮瓊州,倒也沒有什麼大事。
只是王成又要親往安南,難免內部不穩。這個內部不穩,就是王成妻妾不少,就是沒有子嗣。古人對正統、禮法、繼承,還是很重視的。時間長了,難免會讓其他人有想法
難怪盧生要等一眾人走了再說,王成也是極為尷尬,同時也極為無奈。王成妻妾不少,你說一個不孕,總不能說全部都不行吧!壓力就給到王成。
王成再次質疑。王成自認在男女之事,也是勤耕不輟,就是沒有動靜。是自己和這個時代有隔離?還是自己是不孕體?王成自己都不知道答案,只得尷尬道:“這個,我盡力。”
點到為止,盧生見目的已經達到,也起身告辭。王成獨坐在會議廳,怎麼想也想不明白。最後也只得放棄,千想不如一干,王成隻身前往後院。至於他想去哪個房間,只有他自己知道……
一夜無話。
翌日王成接見安南使者,看到眼前使者極為眼熟,想了好一會才想起此人是,鄭華的叔叔鄭泰。
和兩年相比,鄭泰又老上許多。鄭泰與王成見禮之後,先是遞上十萬兩銀票,說是歸還瓊州部分欠款。見王成收了銀票,也沒有什麼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