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風暖,整個張家鎮開始步入穩定。
登記造冊的已有千餘戶。除了屯兵和馬東遺留的老弱,其中還有崖縣的民戶前來投奔。
只是這些戶民中家中基本沒有輕壯,除了死了一部分的大都被王成選中加入兵丁
王成這些日子也沒有閒著,時不時的和兵丁們一起訓練。雖說日子過的枯燥乏味,還很是充實。
透過幾次的實戰,王成覺得之前兵丁的編制還是顯得太臃腫。這裡沒有大平原,通常都是山地作戰,小旗之間也不能很好的配合,大隊人馬上去又顯得過於累贅。
在同劉放幾人商議之後,決定對兵丁重新進行編制。
3人為一組,平時3人一起訓練,平時訓練默契配合。組長就由經過實戰的老兵擔任,確保了終於王成、張家鎮的骨幹力量。
3組為一個小隊,設小隊長一人,統一指揮小組之間的相互配合,由幾次作戰表現優秀的兵丁擔任。
3小隊為一箇中隊,設中隊長一人,外加一個機動小組。共計兵員30人,3個小隊長,1箇中隊長。機動小組,王成打算是配備一門小虎蹲炮的,當然這也只是一個構想。
3箇中隊為一個大隊,設大隊長1人,直轄一個勤務小隊。勤務小隊平時負責生活,戰時負責後勤工作。加上一個負責協助大隊長的勤務兵,一個大隊有兵員100人。
在進一步剔除老弱後,共計編練了6個大隊,大隊長分別為:劉放、胡博、王松、徐盛、李柱、虎子。徐盛依然負責海上事宜,虎子的大隊算是王成的親衛隊了……
又到了兵丁到野外拉練的日子,王成左右無事也是跟著兵丁到了涯縣城外進行操練。
一兩個月的訓練,新編練的兵丁在陣型、配合也有一定的默契。一日三餐加上每日的訓練,這些兵丁也有那麼點氣勢。只是眾人的鴛鴦戰袍是破破爛爛,武器也是五花八門,總有點那麼不倫不類的感覺。
這也沒有辦法的事情,王成也想給這些兵丁換上統一兵器服裝,只是條件不允許。
張家鎮產鹽加上其他收入也有一千多兩,已經比瓊州幾個縣的總收入還多。只是兵丁的餉銀吃食就佔了大半,每月還要拿出三百兩上下打點,著實是拿不出多的銀子弄這些東西。
畢竟現在還是起步階,銀子也該花在刀刃上……
王成站在一個小土包上,身後的劉放不停地講解著。
先是以小隊為單位進行佇列訓練,自是由每個小隊長指揮。半個時辰之後,就是中隊長開始指揮幾個小隊聯合訓練。
最後就是劉放、王松這兩個大隊長,透過傳口令不斷地讓幾個中隊變換攻守陣型……
兩個大隊相互較勁式訓練,劉放、王松兩個大隊長也是用力的吆喝著,生怕讓對方給比下去了。
底下的兵丁看大隊長都如此了更是賣力,不能上前廝打一番,只得將力氣發洩在聲音上,倒是喊出了幾百人的氣勢。
王成這邊倒是輕鬆,涯縣城裡可是全員戒備。
李勇做了什麼他自己可是知道的,沒想到報應來的這麼快。年前還想洗劫張家村,現在卻被張家村的兵丁堵在了家門口。李勇也是進退兩難,要說他沒有參加洗劫張家村,說了他自己都不信。
出去和王成等人講和,就變相承認自己有參與洗劫張家村。任其到門口練兵不管!臉面上又過不去。
張家鎮兵丁來這裡練兵也有好幾次,縣城上下也是人心惶惶。
劉放都拿下了衛所,不僅沒有獲罪還升了千戶官,按品級李勇還在劉放之下。只是在這個文貴武輕的年代,李勇還沒有將劉放放在眼裡。
只是劉放連崖縣千戶所都說滅就滅,誰知道劉放在抽個瘋佔領他的崖縣,他也沒出說理去。在這個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實力還是能解決一切的。有些訊息到了京城黑的就是白的了,何況又是這個被稱為流放之地的瓊州。
李勇自知涯縣的情況,說是縣城不如說是一個大一點的村子。除去衛所的屯戶涯縣總人口不足七千人,縣城更是不足千人。
去年在偷襲張家村損失百人,現在縣城的的衙役也只有幾十人。不到一丈的小土牆,要是能防住城外的兵丁他自己都不相信。
面對劉放的咄咄逼人,李勇也去瓊州知府衙門上報過,希望可以透過上官施壓讓劉放有所收斂。
只是在收到利益的瓊州知府卻言:現在大明是多事之秋,不宜動亂一切以靜為好,同時也警告李勇不得造次。
李勇現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