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打斷楊國光的胳膊,王成沒覺得有什麼不妥。要是楊世榮直接來強的,王成倒也不懼怕,大不了回到崖縣當個山大王。好處是少了很多掣肘,壞處就是不利於今後發展。畢竟現在的大明還是人心所向,不是誰可以撼動的。
現在楊世榮要問明緣由,顯然楊世榮也不想把事情鬧成不可收拾的局面。想到此王成也是收起戾氣一禮道:“在下王成,崖縣百戶一切都是誤會,還望楊大人見諒。”
楊世榮何嘗不想為獨子報仇,要想留住王成等人恐怕也不是易事。王成的名字他還是經常聽到的,本以為也就是個衛所的糙漢子,沒想道王成如此年輕。
權衡利弊,楊世榮也是收起官架子,還一禮道:“料想是犬子唐突,得罪了王百戶還請見諒。”
“不敢,初到貴地,有得罪之處還望楊大人多包涵。”王成也是絞盡腦汁說了這些文縐縐的話。
跟隨王成的護衛倒沒覺得有什麼不妥,在他們眼中王成的地位早就高過知府了,倒是驚呆了一眾圍觀群眾。
楊國光的惡行在瓊山誰人不知,不是楊世榮的縱容又何來楊國光的驕縱。紛紛猜測這個年輕人是哪一號人物,能讓瓊州的土皇帝如此禮讓……
楊世榮對王成的印象好了不少,王成賺了銀子上下打點,自然也有他知府的一份。
平時收了王成的好處也不便於發作,又見王成如此謙遜倒也消了不少氣:“常聽到王百戶的名字,沒想到王百戶少年有成,到府一敘如何。”
王成也不傻打斷人家兒子的胳膊,在上人家家裡喝茶,哪有這樣的事情。就算楊世榮心地寬廣有容人之量,王成也不能安然處之。
“在下還有要事不便討饒,改天在下一定登門拜訪。這是崖縣的官文,還望大人觀看。”說完放講一個信封低到楊世榮手裡。
楊世榮開啟瞥了一眼五百兩銀票,不動聲色的收起信封道:“既然如此那改日一定來,老夫就先告辭了。”說完招呼衙役將暈了的兒子抬走了。
本以為知府會以強勢武力捉拿王成等人,沒想到就這麼放了王成等人。這些看熱鬧的百姓也是意猶未盡,不過能看到知府大人能如此禮讓一個少年,這也是一個大瓜了飯後也有了談資了……
一時間連知府都對崖縣神秘少年禮讓三分,傳揚開來。傳到最後就是瓊州知府都怕崖縣神秘少年……
再說王成等人鬧了這麼一出後,再呆在瓊山那就是愣頭傻子了。也不再等著振華商會了,一行人又架著自己的小船回了崖縣。
一圈轉下來也過了將近兩個月,王成等人下船前往崖縣衛所,發現衛所裡空空如也。
一行人只得前往縣衙。
“你可算回來了!”李勇看著王成道。
還不待王成坐到椅子上,虎子又風風火火的跑了進來:“上位你可把人急死了,下次可不能走的無聲無息啊!”
看著幾人這樣著急,王成有了不好的預感。
在聽聞李勇的一番敘說後,王成才知事情的嚴重性。
原來丁強這次在海上劫掠了一批豐厚的財物,又去南洋置辦了大批物資,他滿懷著雄心壯志,馬不停蹄地趕回自己的老巢,準備再召集一些人馬大幹一場。
在丁強歡喜的回到陵水的時候,眼前的景象讓他瞠目結舌——自己的老家竟然已經被人洗劫一空!多年來積攢的財富也消失殆盡。自己常年搶劫別人無往不利,沒想到有一天會被別人搶了。
經過一番打聽,他得知這是陵水衛所的官兵所為。憤怒與恥辱交織在心頭,他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自己向來都是掠奪他人的一方,如今卻反倒成了受害者!
怒火中燒的丁強決定展開復仇行動,他召集手下整合剩餘力量,準備對陵水衛發動襲擊。
想著自己只有一千多人,攻擊衛所有點勉強,又找到了昔日的“戰友”楊大慶,希望一起剿滅陵水衛。
在得知馬東被殺後,丁強的寨子也被希捷,楊大慶本就有種兔死狐悲的感覺。當丁強找上楊大慶,兩人一拍即合。
現在整個大明亂成一鍋粥,更是無法南顧。加上廣東的兵丁又被調走了大半,這才是楊大慶、丁強無所顧忌的原因。
不過楊大慶也不是個傻子,知道是丁強吃了大虧要報仇。於是要求丁強先滅了萬寧衛所,再一起去滅了陵水衛。得來的兩個縣平分二人佔地為王。
怒火中的丁強也直接答應了楊大慶,二人則帶著兩千餘海匪向萬寧衛殺去。
萬寧衛所,在萬曆朝時防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