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出自己的火銃,張富貴還是有信心的,張富貴也說出了困難。
只要積累出經驗,造出新式火銃問題不大。大批次生產,恐怕難以實現。就是一根槍管,一個熟練的工匠也差不多要一個月鑽好,在不出問題的情況下,一支成品的火銃也差不多兩個月完成。
聽到張富貴這麼說,王成稍微想了一會,也提出了一個建議。
就是做槍管的專做槍管,其他部件都分專人來做。流水作業可以提高產量,這是後世檢驗出來的真理。
王成拿來一個鐵棍將其固定,然後把鑽頭放在上面轉動。解說道:“人力轉的太慢,我們可以試著用另一種力去驅動它,比如水力,用牲口去拉,就像轉動磨盤一樣。”手還不停地比劃著。
張富貴也是眼睛一亮,王成的操作也給他帶來了新思路
大明的工匠技藝不差,只是缺乏創新而已。在這個唯有讀書高的畸形社會,其他的都是下三亂。只有提高工匠的自信心、創新能力,才能更好的帶動周邊的發展。
王成也只是起一個引子的作用,或許他可以做出這種器具,這不是王成想看到的。這是會提高效率,那也只是一時的。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想這些人透過創新獲得自我成就。再不斷地創新,這樣一個良性迴圈,才是正道。
現在還不能造出大炮,路還是要一步步走。
顧不得理會胡博,王成默默盤算著。
護甲5兩,加上武器什麼的,一個兵丁的單兵裝備就要十幾兩銀子。就是裝備一個玄武旅,花費不止五萬兩銀子,這還沒算上大炮、馬匹什麼的。
想要打造一支戰無不勝的部隊,沒有幾年的沉澱、戰場廝殺,就算有精良的裝備也沒多大用。這麼算下來,就是打造一支4000人的玄武旅,幾年下來也要花費白銀將近百萬兩。
王成也不得感嘆:以後的路還任重道遠啊!
前些時日還為自己能控制兩縣自得,現在也不是那麼香了,僅憑兩縣之力難有作為。
王成也不得感嘆:以後的路還任重道遠啊……
張家鎮原是一百多戶的軍屯,經過一年多的時間,現在是一個擁有幾千戶的大鎮。
從最初的百十戶鹽農,到現在井然是一個產鹽大鎮。
鹽田勞作的鹽農,雖是風吹日曬,鹽農們還是辛勤的忙碌著,田間不時傳出相互開玩笑的話語。
看到這一幕的王成也很是愜意,因他的到來而讓這些人過得好了起來,對於他來說也是一種滿足!或許這就是上天讓他來到這裡的使命吧!
只是這種滿足還太少了,畢竟整個大明百姓還在水深火熱中……
按歷史走向,闖王高迎祥會被斬殺,韃子又要入關,不知又有多少百姓遭受苦難……
“公子還在愣在那幹什麼?”遠處傳來婉兒、李翠的歡笑聲。
趁著學堂放假,王成也是帶著二女出來散心。
二女出了縣城猶如脫韁的野馬,開始瘋鬧起來。王成本就隨意,也就由著二人。
到了海邊二人就戲起了水,相互把水花向對方撒去,難免衣服都溼透了。
王成倒沒什麼,可苦了身後的一眾親衛,一個個血氣方剛漢字偏又看不得,只得若無的看著天空飛過的鳥……
待二女上來後才發現身上溼透了,身形一覽無餘頓時大囧。翠兒道:“婉兒姐都怨你。”
本是翠兒先向婉兒潑的水,現在也是惡人先告狀。婉兒也不由佯怒道:“翠兒你找打不是。”說著二人又是瘋打的跑進馬車……
待二人上了馬車,王成一行人又開始趕路前往張家鎮。
張二狗是張三的侄子,現在是張家鎮的管事。張二狗算不得精明,但管理一個鎮還是可以的,這一年來張家鎮也發展的不錯。
得知王成要來張家鎮,張三也是早早的做了準備,一大早上就開始忙碌起來。
王成一行人剛到張家鎮,張三便帶著一群人迎了上來,還誇張的舉著幾個大牌子:歡迎上位蒞臨指導。
王成有種恍然隔世的錯覺。掃視眾人,有認識的,還有些新面孔。對於自己剛來這個世界,認識的第一批人,王成倍感親切。
“張叔你可看的年輕了啊!”
張老漢也激動的回應著,想不到王成還認識自己。
王成又看到一個跟著自己受傷的屯兵,懷裡還抱著一個娃,旁邊一個婦女不斷擦著娃娃流出的口水。
“這娃是男娃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