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剛剛升起,映照在海平面上,格外耀眼。海天相連的一抹餘紅,伴著一波波海浪,讓人心潮澎湃。
海風依舊,只是空氣中那略帶腥臭的鹹味,讓人少了些許愜意……
一望無際的海平面上,一個小山包顯得格外突兀。山包上,一個看似十三四歲的少年,正賣力地揮舞著鐵刀。
他滿頭大汗,卻憑著毅力堅持著,不斷重複著劈砍的動作,嘴裡還唸叨著:“519、520……”
不遠處,在石頭上躺著一個大漢,滿臉讚許,還吆喝道:“加點勁,別像個小姑娘似的。”
“劉大哥,這樣一直劈砍真的有用嗎?”半大的孩子回應道,發育變聲的嗓音聽起來有些怪怪的。
劉百戶沒有再答話,他吐出嘴裡的草,開始逗弄起石頭上的螞蟻……
這個少年叫王成,丟在人群中並不起眼。他唯一特別的,就是那不知是幸運還是悲慘的遭遇。
王成本是在紅旗下成長的有為青年,事業小有所成,有自己的小公司,雖不算大富大貴,但也算是社會精英了。
天意弄人!
也不知道是天災還是人禍,莫名其妙就穿越到了明朝,還兜兜轉轉來到了一個原始小村莊。
目前所在的地方是廣州行省的瓊州島。瓊州島上大多住著土著,還有就是大明犯人的流放之地,再有就是像劉放這樣駐守邊疆的屯兵了。
從一開始的難以置信到接受現實,半年來也慢慢適應了這裡的生活。
從三十多歲一下子變成十幾歲的少年,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有點難以接受。
王成不知道自己的確切年齡,聽著自己變得稚嫩的嗓音,估摸也就十三四歲吧。
連時光都能穿越,自己變小了也就不覺得奇怪了,他唯一擔心的就是別長不大,一直是個公鴨嗓,那可就麻煩了,他還得為老王家傳宗接代呢……
完成每天一千下的劈砍練習後,天空已經烏雲密佈,不一會兒就下起了狂風暴雨。好在王成離自己的窩棚不遠,沒多久他就回到了這個異時空的“家”,更確切地說是一個小窩棚……
外面下著大雨,裡面也下著小雨,王成不停地抱怨:這些野蠻人不懂享受,還有該死的老天人。
張家屯
一個百十戶的屯所,有幾十個光棍整天混在一起。
他們先是聊哪家的媳婦好看,哪家的媳婦賢惠,然後再憧憬一下自己以後要娶個什麼樣的老婆,這可是他們的崇高理想……
這些屯兵實在沒東西吃的時候,就會去海上弄點魚蝦回來。前兩天剛出海,就搞了不少海魚、蝦蟹之類的。吃不完的就曬成魚乾,留著以後慢慢吃。
這哪是什麼大明衛所屯兵啊,頂多就是一群只會打架鬥毆的小混混。
這些屯兵前幾代都是在中原犯了事,被髮配到邊疆的,有關係的透過打點到沿海地區,沒關係的就只能來這破地方——瓊州了。
廣東都指揮使還是挺厚道的,給了他們一些田地和耕牛。但是這些傢伙太敗家了,種田的耕牛都被他們給吃了。
到現在田沒種好,兵也沒練成,捕魚倒是有一手。
王成在的瓊州的涯縣,也就是後世的三亞。
雖說涯縣有幾千個罪民,可這些罪民也看不起屯所的衛兵。屯所裡的軍戶有了姑娘都往外嫁,根本沒有姑娘願意嫁進來。
這樣一來二去,屯所裡的單身漢就越來越多了。為了讓大明衛所繁榮昌盛,永世長存。這些單身漢開始搶老婆的主意。
幾千個罪民有縣衙撐腰,衛所的漢子沒辦法,就把主意打到那些爹不疼娘不愛的土著人身上。
半年前聽說有個小部落闖進了他們的地盤,劉百戶為了手底下的兄弟,就去土著人的聚集地搶老婆了。
結果老婆沒搶到,倒是把被五花大綁的王成給救了回來,王成也算是他們集體的“老婆”了。
一開始大家也沒把這個“老婆”當回事,但是王成煮了一鍋鮮美的魚湯後,他的地位就不一樣了。
大家讓自己的婆娘照著王成的樣子煮,總是掌握不好火候,煮出來的魚湯就是沒有王成煮的鮮美。
王成這一煮可就封神了,成了這些屯兵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屯兵們一商量,就在劉百戶家旁邊給王成蓋了個小窩棚,還保證下次搶到婆娘讓王成優先挑選,只要每月給他們做一次好吃的就行。
王成的出現,可讓這些整日遊手好閒的屯兵們有了些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