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常威會武功(1 / 2)

相傳朱棣攻入南京,建文自焚而死,皇宮那場大火,燒死一個宮女和太監,建文帝帶著皇太子朱文奎逃亡雲貴。這樣算來,我是朱文奎後裔?

接受這個事實的王成,也向常泰說出了心中的疑問。

常泰搖搖頭,隨即也說起前朝往事。

當年建文帝帶著朱文奎逃亡雲貴,為了轉移目標,建文將朱文奎送給一個苗人撫養,為了日後相見,建文將自己的印章留給了朱文奎。後來朱文奎與一苗人女子結婚生子,在後來就不得而知了。

為了轉移目標,建文帝又帶著一眾護衛,先是流亡海外。隨著年紀的增長,建文越來越思念大明國土。轉而又來到瓊州安定下來,讓自己的後代改姓王,以紀念先祖,同時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

傳到王成這一代是第七代,按字輩王成的的名字是朱武成。說來也奇怪,靖難之役以後,建文也只生出一個兒子,到現在王成也算五代單傳了。

王成也開始算起來,我是第七代,崇禎第十代。這麼說來,我是崇禎遠房太爺爺!崇禎這小子也太不爭氣了。

看著王成還有心思開玩笑,常泰也放心不少,時間果然能磨鍊人的心智。

彷彿感覺眾人喜悅一般,奄奄一息的王訓也清醒過來。迷糊的看到王成,喃喃道:“我是不是死了,成兒對不起我不該逼你,我做不到的事情,也不應該強迫你的。”

王訓就這麼迷糊的說著,過了一會眼睛開始有神。看著王成道:“是你嗎?”

王成是複雜的,看著這個將死之人。王成一直糾結,該怎麼面對這個熟悉的陌生人。說自己是他兒子,王成自己都不知道算不算。說不是又流著他的血……

思來想去,王成還是多了不忍。就算是滿足一個將死之人的心願吧。王成走到王訓身邊,拉著王訓得手道:“是我我回來了”

王訓聽到這樣的回答,不停地說著好,手還指著一個木櫃子。

幾人很是疑惑,只有呂豔明白,走到木櫃子邊,從一個暗格裡取出一個木匣子。木匣子很是精緻,歲月的侵蝕也很是古樸。

開啟木匣子裡面裝著,三張度牒,一把剃刀,一份聖旨,一方印璽,一個龍形玉佩。

三張度牒上分別寫著應賢、應能、應文三個名字。

太祖親筆聖旨寫著什麼,王成不是很明白。最後四字——悔之晚矣,顯然不是一個人寫的,想來也是建文自己加上去的。

這些王成前世也都聽說過,只是那一尊印璽一角鑲有黃金,上面刻了八個篆體字。

王成的心砰砰跳了起來,難道這就是那尊傳國玉璽!傳國玉璽不是在後唐時不知所蹤,怎麼又會出現在這裡?

幾人同時上前,圍觀這尊傳說中的印璽。待眾人從驚訝中回過神,王訓哪還有一點氣息……

既然接受了這身份,王成也在小山村中停留七日。

看著那六個不大的小山包,想來也是六位先祖了,王成暗道:既然上天讓我來到大明,讓我來到這裡,或許是冥冥中中的天意,我一定會負起建文一系榮光,你們安息吧!

彷彿是感覺到王成心意一般,天空中也下起濛濛細雨。

想著前世潦草的一生,又想著這兩年一點點的發展,又想著以後得路該走向那裡。王成站在那裡,久久不語。

眾人還以為,王成心生愧疚,也就由著王成站在那裡。

過了一個時辰,墳頭又來了兩個年輕人,先是在墳頭祭拜一番。一個年輕人道:“你還是回來了,要不是你王伯至於這樣長埋地下!”

說完這個年輕人,就要上前想教訓王成一番。被另一個年輕人制止,在王伯面前算了。在另一年輕人的拉扯下,兩人才離去。

傍晚,王成回到了那滿是藥味的屋子,現在想來還像做夢一般。看著呂豔,王成彆扭的喊了一聲娘。看著呂豔失落的神情,本想安慰一番,卻又不知道該說什麼。

你還活著,你爹死也瞑目了,你別太過自責。呂豔反倒安慰起王成,看著呂豔的柔和的眼睛,感受到久違的親情,王成又不自覺又哭了起來。

或許這兩年,他孤寂太久了,一個人承擔太多。從最初來到這個世界的恐懼,到現在有可戰之兵過萬,這一路的艱辛只有他知道。

這一夜,他和呂豔徹夜長談。聽著呂豔說著以前的王成,說著王訓一個平凡又英勇的男人……或許懷念就是最好的祭奠。

天亮了,王成也清洗著帶淚痕的臉,告別曾經的自己,也告別曾經的自己。一個是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