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思想總是矛盾的,就比如章丘現在,其實他現在還在糾結。可天幕一出,就算他不願意也只能往那個方向去。
“汝可知商子曾曰:‘民不貴學問則愚,愚則無外交,無外交則勉農,勉農則民富,民富則國強’?”
希望黔首瞭解法律和愚民並不衝突。
“土地糧食乃是國之根本,而只有民一直愚笨著,才能不生事端、老實耕作!這才是國家富強之道啊!”
章丘皺眉,他問:“現如今泱泱大秦足夠強大,但富在何處?”
李斯:“我大秦聚天下之財,如何不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國富而民窮,實乃滑天下之大稽!”
“咳!”
嬴晏剛入口的茶險些當場噴出來。
瞎說什麼大實話?!父皇還在上面坐著呢!!
他想過初出茅廬的章丘會被李斯繞溝裡,但沒想到這麼快!
嬴政摩挲著最新定製的碉樓玄鳥花紋的陶瓷杯,殺氣畢露。
這是不滿朕啊……
但嬴政畢竟是嬴政,只要章丘真有才能,那麼至少也要等他說完。
偏聽偏信、太過情緒化,都是君王之大忌。
章丘聽到主君的聲音微微一怔,轉頭就看見捂著腦袋的嬴晏和一臉諱莫如深的嬴政。
心裡一咯噔,這才反應過來自己說錯了話。
但事已至此,一定要繼續下去!
“李先生可曾攀越過山峰?”
然而,李斯卻絲毫沒有放鬆警惕的模樣,他微微眯起雙眸,反問道:
“閣下為何突然問及此事?這與今日所議之事又有何關聯?”
攀山自然是攀過的。
陛下欲封禪於泰山,朝中不少臣子都過去踩過點。
章丘不緊不慢地開口說道:“這其中關係重大!
當一個人身處山腳之時,望見那高山巍峨聳立,直入雲霄,心中必然會生出敬畏之情,但同時更需要具備無畏的勇氣和決心,方能勇往直前,毫不退縮;
而當行至山腰之際,雲霧繚繞,縹緲如夢,此時就需要持之以恆的毅力去探索這片神秘之地;
待到終於登臨山頂,俯瞰眾生渺小如蟻時,則必須要拒絕驕傲自滿的情緒滋生。”
稍作停頓後,章丘接著說道:
“因為在攀登的過程中,所處的高度不同,所需的心態自然也就各異。而且只有配以與之相對應的正確策略作為輔助,才能夠攀得更高,走得更遠吶!”
緊接著,話鋒一轉:
“昔日商君所言對於處於山腰發展階段的大秦確實大有裨益,可以激勵君王臣民們堅持不懈,奮勇向前。但是如今的大秦已然登上了山頂,若再繼續沿用彼時之策,恐怕就難以適應新的局勢!”
說到此處,章丘不禁搖頭嘆息起來,意有所指:
“只可惜有些人愚昧無知,不能做到居安思危,一味地傲慢自大,對世間諸事全然不知,如此下去,必將成為導致國家滅亡的禍根!”
聽聞此言,李斯頓時眉頭緊皺,面露不滿之色,高聲反駁道:
“陛下英明神武,推行書同文、車同軌以及大一統等偉大政策,這乃是賜予萬民的恩澤;而我等身為臣子者,亦是個個恪盡職守,兢兢業業,又何來傲慢之說?!”
面對李斯的質問,章丘只是冷冷一笑,回應道:“李先生又何必這般刻意迴避問題,顧左右而言他?!”
這話他要是應了,那豈不是同時得罪了陛下和滿朝文武?!
習慣性給對面挖坑的李斯絲毫不慌:“你才是顧左右問他!我等論的是開民智!!”
“那好!!!”章丘快殺瘋了,“李先生可是對大秦有怨?於陛下有怨?!”
“汝所言何意!李某對陛下與大秦赤膽忠心,日月可鑑!”
李斯簡直想捂住他的嘴,他李斯挖坑最多也就是堵他仕途而已,章丘一開口想讓他死啊!
嬴晏輕輕一笑,低聲為李斯解圍:
“李先生的確是對父皇和大秦赤膽忠心,只不過父皇若是不在,那就只剩下大秦了。”
就像是天幕之中李斯的選擇一般。
千古一帝的思維模式不同於其他人,往往帶有極高的先見性。
而作為這個時代難得能跟上嬴政思維的人,李斯有極高的私心,但另一方面,也有超脫旁人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