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找到一個名將,張禟先忍住心中的激動之情,喜怒不形於色地平靜說道:“既然如此,那就有勞徐尉史帶我們去白波谷。”
而徐晃似乎也很高興能夠見到張禟,畢竟河東郡離洛陽很近,張禟三拳打死猛虎以及倒拉八匹馬的事蹟,徐晃也是略有耳聞。
現在徐晃又見張禟待人處事隨和,當即抱拳道:“侯爺客氣了,這是晃應該做的。”
……
當張禟率軍趕到白波谷附近的時候,派出一隊精銳士兵趁夜偷偷摸進白波谷內。
令張禟等人出乎意料的事情再次發生了,白波谷裡裡外外搜查了一圈,依舊是空無一人了,沒有發現白波軍的任何蹤跡。
這讓張禟眾人心中更加疑惑不解了,河東郡的白波軍彷彿一夜之間音信全無。
這時張禟的腦中靈光一閃而過,想到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難道這是白波軍的調虎離山之計,他們真正的目標是洛陽。”
但隨即又被張禟給搖頭否定了。
那也不可能,洛陽各個關隘都有精兵猛將把守著,憑藉白波軍那些裝備,怎麼可能攻得進去?
就在張禟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到處遊走的漢軍騎兵倒有新的發現。
原來有幾名形跡可疑的人,他們看到漢軍騎兵就顯得神色慌張;當漢軍騎兵叫住他們的時候,他們居然選擇拔腿就跑。
漢軍騎兵一看就有問題,立刻縱馬向上,很快就抓住了他們,經過一頓嚴厲的審問之後,才知道這些人居然是白波軍潛逃計程車兵。
漢軍騎兵馬上把這些人帶到了張禟面前問話。
“各位將軍,我們都是被他們逼的,我們只是尋常老百姓,從來沒有想過要造反,饒命啊!”
張禟見狀,先讓他們不要緊張,隨後問道:“你們如實回答我幾個問題,我就放了你們;但如果你們要是敢說謊,那就本將軍無情了。”
雖然不知道張禟說的到底是真是假,但這畢竟是最後一根稻草,這幾個白波軍士兵也只能賭一賭了,當場就磕頭如搗蒜地保證道:“將軍請問,我們一定實話實說,不敢欺騙將軍。”
張禟問出大家最關心的問題,說道:“河東郡的叛軍都躲到哪裡去了?”
其中一名白波軍士兵立刻回答道:“他們都跑了,不在河東郡。”
跑了?
不在河東郡?
張禟繼續問道:“跑去哪裡?”
另一名白波軍士兵接話道:“我是有聽說他們是跑去冀州了。”
又有一名白波軍士兵也跟搶答一樣,插嘴道:“對,他們是去冀州了。我們本來就是他們逼的加入,不想離開河東郡,所以我們幾個就找了一個機會,逃了出來。”
張禟和田豐對視一眼,又問道:“他們去冀州幹什麼?”
這個問題問得幾個白波軍士兵紛紛搖頭,說道:“這個我們就不知道了。就連他們去冀州的訊息,我們也是偶然偷聽到的。”
張禟心中暗道:“他們不會是去投奔張燕的黑山軍吧。可是這也太不合理了吧,連交手都沒有交,就跑了,這也太慫了吧?”
突然楊縣縣令當時的一句話映入張禟的腦海裡——“下官料想一定是侯爺……賊寇聞風喪膽了。”
張禟想到這裡不由自戀起來,暗道:“難道真的是因為我在平定黃巾中的戰績,讓這群白波軍膽寒了,所以一聽到我的名字,就跑了?”
正所謂人的名,樹的影。歷史上薛仁貴脫帽退萬敵,沒想到今日也有“張禟至,賊寇逃。”
張禟也不為難他們,當即下令放了這些白波軍士兵。
有隨軍的將領問道:“侯爺,你真的放了他們。雖然他們是被迫,但他們也加入叛軍,何不殺一儆百?”
張禟搖了搖頭,解釋道:“殺他們幾個,沒有多大的益處,反而會讓那些被賊寇逼迫的普通老百姓認為,只要加入了叛軍的隊伍,不管怎麼樣,最後都會被漢軍所殺,那還不如跟隨賊寇抵抗到底。”
“反之,我現在放了他們,那麼被賊寇逼迫的普通老百姓就會認為,只要自己棄暗投明,朝廷就能夠給他們有一條活路。”
“雖然可能會讓一些投機取巧的賊寇因此逃過一劫,但就總體來說還是利大於弊。畢竟這世上想安安分分過日子的老百姓還是比較多的。”
一旁的田豐笑道:“侯爺這是攻心為上。”
周圍的將領不知道是拍馬屁,還是真心的,都紛紛稱讚張禟既文武全才,又仁義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