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禟這番話一出,原先盧植帶領北方軍團的將士們心中無不懷念盧植。
“是啊,我們之前在盧中郎的帶領下數次大勝黃巾賊,怎麼現在變成這樣?”
張禟察覺到士兵的表情變化,繼續說道:“我率軍救了你,你不思報恩也就罷了,反而誣陷於我,是何用意?”
董卓胡編道:“本將早就在前方設下埋伏,準備全殲黃巾賊,是你打亂了本將的計劃。”
張禟冷笑道:“真的嗎?可否帶我去看看你設下的伏兵。”
董卓依舊嘴硬說道:“此乃本將秘密安排,你並不是本將的上官,無權檢視!”
張禟冷笑道:“騙我沒關係,但這件事要是鬧到陛下那裡,那可就是欺君之罪。”
董卓聞言,心中大怒,卻又無力反駁。
此刻董卓懊悔不已,不應該急於求成,應該先整合好大軍,再發起進攻,也不至於今日之敗。
原來董卓剛接手盧植兵馬,還不熟悉這些將士,就想著新官剛上任三把火,便打算跟黃巾軍打一戰,來給自己立一立威信,以便於自己能夠更好的統領這支大軍建功立業。
可是天不遂人願,因為臨陣換將的原因,董卓安排下去的各部將帥配合得兵不完美,反而自亂陣腳,被黃巾軍給擊敗。
現在董卓礙於不知道張禟神秘底細的原因以及他那巧舌如簧的口才,董卓不好繼續斥責他,也不與張禟爭辯。
於是,董卓便轉移話題,問向李傕,說道:“稚然,剛才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你怎麼跟別人打起來了?”
李傕立刻就委屈地把剛才自己被張飛刺傷,宇文成都來幫忙,然後自己放箭幫助宇文成都,宇文成都卻“恩將仇報”的事情,仔仔細細地把經過說了一遍。
董卓聽後,有點轉不過彎來。
說宇文成都有毛病,也算是有毛病;說宇文成都沒毛病,也能算沒毛病。
雖然宇文成都的確有傷李傕之過,但他又確確實實有救牛輔之恩,這也算是兩相抵消。
同樣礙於宇文成都是張禟的部將,董卓不好問責宇文成都,最終他把矛頭指向了張飛。
鑑於有張禟的前車之鑑在,董卓先來一個“先禮後兵”,好聲好氣地問道:“你又是何人?”
原本正在一旁吃瓜的劉備,沒想到吃瓜居然吃到了自己身上,趕忙出來解釋道:“他是我的三弟,姓張,名飛,字……”
當張禟第一眼看到張飛的模樣和兵器,心中留已經猜到他是誰了,也猜到劉備也來了。
可是當劉備出來的那一瞬間,張禟的內心還是微微一震。
只見劉備雙手出奇得長,耳垂也大,這些身體特徵,使得劉備在人群之中很好辨別,一目瞭然。
而且不知是什麼原因,張禟總感覺劉備身上似乎散發著一股若隱若現的和善感。
以前張禟總覺得劉備是靠“漢室宗親”這名頭招攬人才的,現在看來可能更多的是因為劉備自身的魅力,獨屬於漢昭烈帝的魅力吧。
董卓可沒有興趣知道張飛是誰的三弟,便打斷劉備的介紹,看向劉備,問道:“那你又是何人?”
劉備並不惱怒董卓打斷他的話,依舊平靜地自我介紹道:“在下姓劉,名備,字玄德,乃是中山……”
董卓一聽劉備這又是開始廢話了,於是沒等劉備說完“中山靖王之後”後面幾個字,就再次打斷他的話,有些不耐煩地問道:“你現在是什麼官職?”
劉備經過短暫的停頓,毫無波瀾地回答道:“現在是白身。”
看著劉備那副淡然的樣子,董卓都懷疑是不是自己聽錯了,於是又重複地問了一遍,說道:“你現在是白身?沒有任何官職的那種?”
劉備依舊一臉平靜地回答道:“是白身,沒有任何官職的那種。”
被張禟懟到憋屈的董卓,在問清楚劉備門路之後,立刻換上一副嘴臉,勃然大怒道:“放肆,你區區一個白身,你的手下居然被刺傷大漢軍官,我看你簡直是無法無天!”
“我現在懷疑你們是黃巾臥底,企圖接近本將意圖不軌,來人啊,把他們給我拿下!膽敢反抗,格殺勿論!”
董卓現在就跟落水的人抓到一根稻草,心裡惱火地想著:“張禟是騎都尉,又有侯爵在身,我治不了他,還治不了你一個白身!”
張飛見狀,大吼一聲,解釋道:“我們好心來幫你殺敵,你不感謝我們也就算了,還無故殺害我們的人,我這才出手刺傷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