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禟看著又有兩個心腹之將離開,心中不由發出感慨。
接著張禟似乎在自言自語,又好像是在問身邊的沮授,說道:“也不知道元皓和元芳他們兩個在南陽,現在怎麼樣,一切順不順利?”
沮授聽後,安慰著張禟說道:“侯爺你就放心好了,元皓他才智過人,元芳也智勇雙全,他們在南陽一定沒有問題的,更何況有大將軍族人的照拂,不出什麼出差錯。”
張禟點了點頭,笑道:“公與,你說得對,元皓之智,元芳之勇,是我多慮了。”
原來張禟從河東郡回來之後,他意識到天下越來越亂,連靠近洛陽的河東郡都發生了叛亂,其它地方就更不用說了。
天下大事瞬息萬變,在張禟蝴蝶效應下,說不準諸侯割據的局面會更加出現。
所以,張禟要抓緊時間開始佈局了,按張禟心中的戰略藍圖是:先取荊州,再圖司隸、雍涼地圖,最後遠交近攻,伺機從西向東,爭霸天下。
荊州是張禟爭霸天下重要的一步,於是張禟把田豐和李元芳兩人安插入荊州,為之後的亂世做充足準備。
當南陽郡爆發了晚於歷史時間的趙慈之亂,張禟立刻抓住了這個機會,藉助何進龐大的能量,以及劉宏賣官販爵的政策,成功讓田豐成為了南陽郡郡丞,協助現任的南陽太守羊續處理政務;李元芳則是成為南陽郡都尉,負責南陽郡軍事。
這裡的都尉一職,本來只有發生戰事的時候,才臨時有這個軍職的,但南陽郡發生過了多次叛亂,再加上南陽郡離洛陽,地理位置也很重要。
所以張禟說服何進,讓他上奏劉宏特批南陽郡都尉一職,以此來加強南陽郡的軍事力量,拱衛洛陽。
值得一提的是,不得不說孫堅的運氣還真是不錯的,本來張禟是打算長沙郡爆發區星之亂的時候,也透過何進的力量安排沮授、張合去平叛,從而取代孫堅長沙太守的位置。
可結果是那段時間張禟正好病了,而且病得還不輕,連虎賁中郎將的職務都由張合和沮授兩人先頂替著。
張禟也就是因為臥病在家,所以錯過了長沙區星叛亂的訊息,朝廷就讓孫堅帶兵去平定了區星,最終孫堅還是跟歷史上一樣,成為了長沙太守。
……
時間一晃就已經是187年,171年出生的劉辯已經年滿16歲了,作為舅舅的何進自然要在朝會之上,開始為劉辯站隊了。
“陛下,大皇子已經年方十六,又是皇后所出,乃是陛下的嫡長子。陛下雖然正值壯年,但也應該讓大皇子參與處理國家大事,熟悉一下政務。”
何進此言一出,也就意味著皇室之爭拉開了序幕,沒有硝煙的奪嫡戰爭開始了。
而此刻滿朝的文武百官的目光瞬間凝聚在了何進身上。
就連一向面癱的太傅袁隗,此刻臉色都發生了極其細微的變化,但很快就恢復如初了。
經過十分短暫的議論聲過後,有一部分大臣紛紛出列附和,請求讓劉辯參與朝會。
這些官員有一部分是想借機站隊何進,有一部分是何進的人,還有一部分則是認為的確要讓劉辯接觸政務了。
面對為數不少朝臣的上奏,這讓劉宏心中感到十分不悅。
劉宏向來不喜歡劉辯。
一來是劉辯是何皇后兒子,因為王美人的事情,所以連帶著不喜歡劉辯;
二來劉宏認為劉辯行為舉止毫無皇室氣質;
三來劉辯從小養在宮外,劉宏接觸少,再加上帝王家本來就是無情的,劉宏自然對劉辯沒有多少感情。
最關鍵是劉宏不知道是不是愛屋及烏,他想讓王美人的兒子劉協繼承帝位。
而現在劉協才只有6歲,等劉協長大,劉辯都不知道接手朝政多少年了。
萬一到時候大多數朝臣認可劉辯的話,到時候劉宏想要扶持劉協上位,那麼阻力就大了。
但是何進理由正當,劉宏不能直接拒絕,便採用了“拖”字決,說道:“參與國家大事,此事事關重大,萬萬不可馬虎,朕要三思而後行!”
何進繼續說道:“陛下,大皇子他……”
劉宏臉色一沉,厲聲道:“這件事關乎國本,朕沒說不同意,朕必須慎重!”
“大將軍這麼急地讓辯兒參與朝政,莫非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何進表現出惶誠惶恐的樣子,急忙解釋道:“臣沒有什麼秘密,全都是為了大漢啊,請陛下明鑑!”
劉宏擺了擺手,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