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三小姐,你怎會知曉張大人忙碌與否?難道忙碌便妨礙他作詩不成!”羅同一臉挑釁地反問道。就在此時,一直沉默不語的張其美突然插話道:“此乃我們與張大人之間的事情,你們這些人最好莫要多管閒事!”
聽到這話,一旁的溫佶也按捺不住開了口:“張大人貴為工部員外郎,而我們三人同樣身為官員。你父親的官職級別不過比我們略高一籌罷了。然而,你們三位……”說到此處,溫佶故意停頓下來,眼神輕蔑地掃過面前的三個女子。
這番言語實在有些過分了,簡直就是誅心之言。須知這三位中書舍人皆是憑藉祖上功勳得以蔭進而入仕為官的,而葉紹袁卻是透過科舉考試、堂堂正正的進士出身。二者如何能夠相提並論?更何況,他們竟然以如此卑劣的手段去威脅三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孩子。
一直在旁冷眼旁觀的張好古此刻終於忍無可忍,心中怒火熊熊燃燒起來。他原本並不打算與這些人計較太多,畢竟自己雖然能夠與沈宜修、葉紹袁一同探討詩詞之道,但確實不太擅長作詩,甚至從未親自撰寫過詩作。然而,這不代表他沒有閱讀過大量的詩詞作品,更不意味著他未曾背誦過那些經典之作。面對眼前這三個連舉人都未能考中的紈絝子弟,張好古毫無懼色。
張好古暗自思忖著,你們幾個肆意踐踏我的尊嚴倒也罷了,我可以選擇不予理睬。但如今你們竟敢對這三個無辜的女孩下此毒手,無所不用其極,那絕對是萬萬不可容忍的!今日定要讓你們知道厲害,好好地給你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只見張好古猛地站起身來,雙目圓睜,大聲說道:“你們說吧!究竟想怎麼個比法?”一旁的葉小鸞眼見張好古如此激動地站起,還帶著滿腔的怒火,不禁面露擔憂之色,急忙勸道:“張家哥哥,要不咱們還是先走吧”然而,她的話尚未說完,便被張好古揮手打斷。張好古連連擺動著手,示意葉小鸞不必再繼續說下去。
此時,只聽那溫佶微微一笑,開口說道:“好啊,張大人果然有膽魄!既然如此,咱們不妨就借用葉大小姐的那句‘一寸燈火月當天’作為題目。這詩句之中含有數字,那麼咱們此次比試所吟詩作對皆可包含任意數字,題材則不受限制,如何?這樣應該不算太難吧。”
就在這時,聽聞此處即將展開一場精彩的鬥詩較量,周圍眾多人的目光紛紛投了過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素有神童之名的方以智今日竟然也來到了此地。只是由於距離稍遠一些,無論是張好古還是方以智,彼此都未曾察覺到對方的到來。當方以智瞧見正在與人對峙的竟是張好古時,立刻邁步朝這邊走來。而跟隨在方以智身後的那群朋友們見他動身,也是呼啦一下子全都跟了上去。要知道,方以智這位神童可是聲名在外,對於經史子集無一不通曉,其詩詞文章更是早早就已揚名天下,在這個文人墨客的圈子當中結交了眾多好友呢。
突然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朝著這邊走來。定睛一看,竟然是方以智!他心中不禁一陣詫異,完全沒有想到方以智居然也會前來參加這次詩會。畢竟在此之前,他倆可從未交流過關於此次詩會的事情,彼此都不清楚對方有參與其中的打算。若是早已知曉,恐怕早就結伴一同而來了。
此時的方以智還未及開口,張好古卻已按捺不住,搶先說道:“哎呀呀,真是太巧了,方兄竟也在此處!既然如此,那煩請方兄給我們當個證人吧。今日這詩會上,我要與他們三人展開一場激烈的鬥詩較量,而且是以一挑三之姿!”
話畢,張好古目光如炬,直直地看向溫佶等三人,自信滿滿地高聲說道:“好啦,諸位且豎起耳朵仔細聽好咯,下面由我先來吟誦。”只見他稍稍清了清嗓子,隨即聲情並茂地朗誦起來:“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轉瞬之間,這首意境深遠、詞句優美的詩作已然脫口而出。念罷,張好古面帶微笑,緩聲道:“此詩名為《秋江獨釣》,不知各位覺得如何?”其言語之中,滿是對自己作品的自豪與得意。
方以智聽聞此詩之後,那雙眼珠子簡直要瞪出來一般,嘴巴也不由自主地張開成了大大的圓形,滿臉皆是難以置信之色。他萬萬沒有想到,平日裡看起來普普通通的張大人居然能夠作詩,並且一揮而就便是這般精妙絕倫之作。只見他激動不已地開口讚道:“此詩,當真是令人驚歎啊!且看這九個‘一’字,甫一出口便精彩紛呈,盡顯高士之風範。其中,前八個‘一’皆為寫實,而最後的那個‘一江秋’,則瞬間將整首詩帶到了更高的境界。於虛實之間轉換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