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人嘶馬鳴,裝貨上車,寅時準時出發,一色馬拉大車,一輛輛出了轅門,往通州碼頭出發。
輜重營居中,護衛營兩邊護衛,再外邊就是小旗來回穿行。
車馬粼粼,逶迤而行,來到碼頭,早有那船兒等著,船頭上插著各色旗子,有人呦呵著,張好古前去接洽,水師統領過來參加,十艘運貨船,每船十人押送,十艘運兵船,餘者皆上運兵船,統計好後,便開始裝船。裝完船後,日已偏西。
張好古下令全軍整備,今天不走了。張好古,千戶劉廣生,及兵部二人碰了下頭,決定輪班吃飯,碼頭留四個百戶戒嚴,船上留六個百戶 ,夜間輪流值班,具體任務由劉廣生下達。
一夜無話,天亮就出發夜宿武青碼頭,出武青到天津港換成海船。初見海船,哪怕張好古也被折服,要知這可是全木的 ,加上桅杆,巍峨聳立 ,長三十多丈,這可約有百米了,聽水師說這還不是最大的。更驚奇的是大船上還有吊杆,靠人力拖拽,有滑輪,還可以轉向,張好古想到雛形有了,那麼離著成熟還遠麼,中國一定會強大起來,會是最強的。我也要為它添磚加瓦。
換船完畢,兩艘海船,順帶還裝了一些糧食物資,都是運往登州。
因是海船,故不耽誤夜晚行走。趁天色尚早,兩船掛了滿帆,秋天時節,西風已起,雖然風不是太大,但也算是順風順水。船兒慢慢離開海港,速度也漸漸加快,此時已沒張好古啥事,他也來到了船頭,看到船頭像犁一樣把大海劈開,濺起的浪花有丈許高,伴隨著嘩嘩的水聲滑向船尾,高高的浪花也跟隨著慢慢變小。
隨著船的前進,海港也慢慢變小,隨著人兒的看不見,整個海港也只剩下了輪廓 ,這時夕陽正在輪廓上,殘陽如血,也映紅了船尾的海水 ,映紅了西邊的天空,慢慢的最後的夕陽也看不到了,漸漸的天色暗了下來,跟隨的海鷗也只剩下三兩隻,已經聽不到海鷗的鳴叫聲了,只剩下船兒分開海浪的嘩嘩聲,一切都平靜了下來,張好古靜靜的站在船頭,吹著迎面的海風。
“張大人回艙吃飯了,”一聲呼喊,打破了這寧靜。張好古搖晃著回到了船艙,此時張龍也為他擺好了飯菜。
吃過飯,看了不大會書,張好古便和衣躺下了 也許是累著了的緣故,也許搖晃著的船像搖籃一樣,躺下不久便睡著了。張虎看到張好古睡著,便撤了燈火,也和衣臥在張好古的門口。
就這樣,也沒大風大浪,兩艘海船航行了五天 ,爬上桅杆頂的觀察水兵傳來訊號,說是看到陸地了,就引導著船靠了過去,看是看到陸地了,但是靠過去也費了半天功夫 ,下好錨,繫好纜繩,也看到了前來迎接的人,中間的孫元化,身著緋袍,格外醒目,踏板放好後,張好古第一個走了下去。
:()學名張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