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孫元化被俘(2 / 3)

,還是分享為官從政的心路歷程,張好古都能侃侃而談,言辭懇切,見解獨到,令來訪之人無不深感敬佩,受益匪淺。

平靜的日子總是短暫的,還沒持續多久就被打破了。最初,一封來自張龍的信件傳到了這裡。信中的內容提到登萊一帶局勢不太安寧,似乎有戰事正在興起。然而,當時的張好古並沒有對此給予太多關注,畢竟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裡,偶爾出現一些劫匪攔路、強盜入室搶劫之類的事情也是屢見不鮮。於是,逐漸放鬆警惕的他,依舊過著自己平淡無奇的生活,心裡想著這種事情不過是家常便飯罷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關於登萊地區的傳聞越來越多,而且風聲也變得愈發緊張起來。有人私下議論紛紛,聲稱登萊那邊竟然有東江遼兵的舊部造反作亂!直到這一刻,張好古才猛然驚覺,心中暗叫不好。他突然回憶起歷史上著名的吳橋兵變好像正是發生在冬季的時候。可是由於身處這個時代,訊息傳遞十分不暢,他始終無法獲取到準確而詳盡的情報來證實自己的猜測。此刻的張好古心急如焚,但又無可奈何,只能焦急地等待著更多可靠的訊息傳來。

正月初十那一天,人們翹首以盼,終於等到了一則令人震驚的確切訊息——登州城已然淪陷!據聞,當時戰況慘烈至極,孫元化將軍寧死不屈,拔劍自刎,但卻未能成功,最終不幸被孔有德所俘虜。與他一同被俘的,還有參議宋光蘭、王徵以及眾多府縣的主官們。

得知這個訊息後,張好古如坐針氈,再也無法保持平靜。他心急如焚地直奔老師家中,想要從老師那裡獲取更多關於此事的資訊和應對之策。然而,當他趕到時,師母卻告訴他說老師這幾日一直在內閣忙碌辦公,未曾歸家。

張好古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掉轉馬頭,快馬加鞭地趕往內閣。一路上,他的心如同被火灼燒一般焦急難耐。經過一番奔波,他終於來到了內閣,並在這裡如願見到了徐光啟大人。

徐光啟一看到張好古匆忙趕來的身影,便已心知肚明他此番前來所為何事。於是,他二話不說,領著張好古走向自己的休息室,以便能更私密地交談。

剛進入休息室,張好古便迫不及待地開口問道:“師父,大師兄的事情究竟是不是真的啊?”他的聲音因為緊張而略微顫抖著。

徐光啟面色凝重地點了點頭,緩緩回答道:“確有其事,你師兄不幸被賊寇所俘。唉……實在是沒有想到啊,你師兄原本心存仁慈,一念之間的決定,竟然釀成如此巨大的災禍。如今,整個登萊地區已經亂作一團,猶如一鍋沸騰的熱粥。實際上,孔部叛亂之事早已有情報送達朝廷,但朝廷擔心引發更大的混亂,所以一直封鎖著訊息。”

朝廷最初認為,區區八百人的力量根本無法掀起太大的風浪。因此,朝廷派遣山東巡撫餘大成與你的師兄一同前往平定叛亂,相信憑藉他們兩人之力必定能夠迅速剿滅這股賊人。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山東地區的兵力竟然如此孱弱,以至於這股賊人連戰連勝,接連攻克多座城池。

面對這樣的局勢,餘大成和你的師兄無奈之下決定採取招安策略來平息這場動亂。豈料那賊人狡詐無比,表面上假意應允招安,背地裡卻暗中策劃謀反之事。更為可惡的是,這賊人聲稱只因你的師兄曾經對他有過恩情,所以即便要投降,也只會選擇向你的師兄一人投誠。

當眾人抵達登州城下時,情況變得愈發複雜起來。原來,這賊人與張濤的部下早有勾結,而他們皆是毛文龍的舊部,且皆來自於遼東之地。瞬間,張濤所率領的大部分士兵紛紛被孔賊收買,臨陣倒戈,轉而攻擊張可大統領的大批浙江籍士兵。一時間,戰場上風雲突變,原本佔據優勢的官軍陷入被動局面。

最終,張可大和張濤二人望著身後那支已然殘破不堪的殘餘部隊,無奈地長嘆一聲,只得率領著他們匆匆忙忙地向城中退去。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登州城內卻是暗潮湧動,局勢愈發複雜起來。

原來,登州城內的耿仲明因其弟弟耿仲裕在東江鎮參與了一場兵變,此事很快便傳到了東江總兵黃龍的耳中。黃龍得知後勃然大怒,當即將耿仲裕判處死罪。不僅如此,他還上書給崇禎皇帝,要求一併追究耿仲明的罪責。

耿仲明在聽聞這個訊息之後,頓時驚怒交加。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的親弟弟竟然會犯下如此重罪,更讓他難以接受的是,自己還要因此受到牽連。在極度的憤怒和恐懼之下,耿仲明決定鋌而走險,與中軍陳光福等人暗中聯絡遼軍將領,密謀發動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