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簾聽政。
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共同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逝世後由慈禧太后一宮獨裁,直至光緒帝十八歲親政,此後雖名義上歸政於光緒帝,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光緒在位三十四年,其實未曾掌握實權,期間發生了諸多大事。
十至十一年,中法戰爭爆發,清政府戰敗,李鴻章簽訂《中法新約》。
二十至二十一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清軍在甲午海戰、平壤之戰等戰鬥中失利,中日簽訂《馬關條約》,士子公車上書。。
二十四年,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同年,慈禧太后等發動戊戌政變,六君子被殺,光緒皇帝被囚於瀛臺。
二十五年,義和團運動興起。
二十六年,庚子事變,八國聯軍攻佔紫禁城,光緒帝、慈禧太后等西遷逃難。
二十七年,簽定《辛丑條約》……
……
這一路看下來,朱元璋感覺肺都快要氣炸了。
滿篇的記載,但此刻的他,只看到了兩個字。
屈辱。
這簡直就是一部屈辱史。
他沒有想到,曾經臣服於華夏,還被他列入不徵之國的倭國,日後竟然反客為主,征伐華夏,並打贏了戰爭,逼清朝簽下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他更想不到,有一天華夏會遭遇八國聯軍肆無忌憚的入侵,想要瓜分華夏,甚至連京師都丟了,皇帝落荒而逃。
一次次戰敗,一次次簽訂不平等條約,宛若喪家之犬。
“呼——”
合上這本《清史稿》,朱元璋忍不住長出了一口濁氣。
此時已是深夜,但他卻無法入眠。
那是另外一個朝代的歷史,但朱元璋卻是看得悶得慌,胸口就像壓上了一塊大石頭。
如果那是一個漢人王朝,會不會好一些?
朱元璋不知道,但是他知道,一切仍舊會和朱辰說的那樣,如果不從根本的制度上進行改革,那麼封建王朝過程或許有所不同,但最終的命運還是一樣的。
清王朝也有人想要改革。
洋務運動和百日維新,但那都是中層想要改變,上層並沒有改變的願望,甚至害怕改變從而進行打壓。
改變從來都是困難重重的,對於他朱元璋而言也是一樣。
但此刻的他,終於有了改變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