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嗷嗷待哺,你說朱五四該怎麼辦?”
這個問題,一下子讓朱元璋差點兒就淚目了。
朱辰只是在舉例,說著也許發生且與他無關的事情,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坐在他對面聽著的,卻是這些事情真真實實的親歷者。
在朱辰說來是簡簡單單的幾句話,但是對朱元璋而言,卻是一家人如噩夢般的命運。
他當然知道,肩負著一家人生計的父親會怎麼做。
“借。”
朱元璋緩緩吐出一個字。
朱辰點了點頭,道:“不錯,擺在朱五四面前的有兩個選擇,要麼借糧度過天災,要麼舉家去流浪,乞討為生,但是對於一個祖祖輩輩都依靠土地生存的農民家庭而言,沒有人願意背井離鄉,去做流民,對嗎?”
朱元璋點頭。
除非無路可走,不然誰願意去做流民?
朱辰繼續道:“可是,天災之下,誰還有多餘的錢糧卻借給其他人呢?自然是那些地主,地主因為常年的積累,所以就算是當年田地裡的收成少了,他們還可以依靠往年的積累過得很滋潤,甚至還有不少錢糧可以外借。”
“所以,能夠給朱五四借糧的,就只有地主劉德家了,可是地主家會輕易的把糧食借給朱五四嗎?”
朱元璋咬牙答道:“不會。”
“不錯。”
朱辰點頭道:“地主劉德當然不會輕易的將糧食借給朱五四,他開出了很高的利息,但朱五四又不得不借,因為如果不借,他的一大家子就要被活生生餓死。”
朱元璋默然點頭。
朱辰繼續道:“憑藉著借來的糧食,朱五四一家總算勉強度過了天災,但是,迎接他們的並不是光明的未來,而是地主家的催債。”
“朱五四借的是高利貸,可是剛剛度過災年的他,如何去找到錢糧來還債?如果不還,那麼利滾利,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多,最終壓垮朱五四一家。”
“如此絕境之下,朱五四該怎麼辦?”
朱元璋不假思索的回道:“把家裡祖傳的那一畝三分地給抵押了。”
朱辰有些詫異的看著朱元璋。
這個老黃看來也是飽經風霜,對於這些生活難題相當瞭解。
“不錯,朱五四隻好將家裡僅有的那一畝三分地抵押給地主,可是,沒有了土地,朱五四一家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本,他們又該怎麼辦?”
朱元璋繼續不假思索的回道:“去租地主家的田地來種,成為地主家的佃農。”
朱辰點頭。
“到這裡,你發現沒有,僅僅是一場天災,就讓擁有土地的農民朱五四淪為沒有土地的佃農朱五四。”
“而地主劉德,僅僅是用了少量的錢糧,便從朱五四的手中拿走了他唯一的,也是最珍貴的土地。”
說到這裡,朱元璋拳頭捏得咯咯響。
不過朱辰也不意外,他已經習慣了老黃這種高代入感的狀態。
“然而,這並不僅僅是朱五四一家的遭遇,而是全國範圍內絕大多數農民的遭遇。”
“經過了一輪又一輪天災人禍,土地就會越來越集中到地主的手中,地主的資產越來越雄厚,而被剝奪的農民也會越來越多。”
“而這,就是土地兼併的一個大概過程。”
朱元璋點頭。
朱辰剛剛說的一切,幾乎都是他親身經歷。
只不過他不知道,原來這個被地主巧取豪奪土地,進而被地主剝削的過程,叫做土地兼併。
土地兼併,對於一個家庭而言,是被地主強取豪奪了土地,可是對於整個王朝而言,又會帶來什麼影響呢?
朱辰繼續道:“朱五四一家成為地主家的佃農,相比於以前,他們要幹更多的農活,但收入卻更低了,因為他們要將大部分的收成交給地主作為租金,不過即使這樣,朱五四一家仍舊如同野草一樣,頑強的活著。”
“但是,厄運專找苦命人,麻繩專找細處斷,因為窮人抗風險的能力太弱了,所以只要一點點意外,就足以讓他們家破人亡。”
“又一場天災降臨,朱五四一家又沒有糧食了,他們只能再找地主家借糧,但是這個時候,地主家卻不肯再借糧給朱五四了,為什麼?”
“因為地主知道,朱五四家已經沒有了土地,家徒四壁,沒有了任何他們可以剝削的東西,他們又怎麼肯再借糧?”
聽到這裡,朱元璋的眼眶已經紅了。
他清楚的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