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解決之道(1 / 3)

朱辰和朱標劉基之間的辯經固然精彩,但是朱元璋更感興趣的,自然是王朝國運。

當初他就是因為這個問題詢問朱辰,朱辰講了一些他聽不明白的話,所以為了讓他明白,朱辰才給了他那本書。

而那本書他還是看得迷糊,隨後才給了朱標,最後又傳到劉基的手上。

所以歸根結底,朱元璋還是為了弄明白那個問題。

從大秦一統天下之後,王朝國祚從來不過三百年,大明一樣逃不出這樣的定律,為什麼?如何破解?

而朱標和劉基聽罷朱元璋的話都是一愣。

剛剛他們從慧能這個小故事引申出的這個世界是什麼以及如何看待這個世界的問題,能與王朝國運扯上什麼聯絡?簡直是八竿子打不著。

然而朱辰的回答再一次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當然有聯絡。”

只見朱辰並不著急,喝了一口茶後,徐徐道:“王朝國運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一部分,而我們想要弄懂人類社會的發展,就必須要有前面說的這些作為基礎。”

“知道為什麼嗎?”

面對朱辰的提問,朱元璋朱標劉基三人都是齊齊搖頭。

朱辰自問自答道:“因為人類社會也是世界的組成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和世間萬物一樣,是客觀存在的,所以它的運動變化同樣有著相應的客觀規律,這個規律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主導著人類社會的產生,存在,發展極其構成,而所謂的王朝氣運,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王朝國運,從來都被認為虛無縹緲。

從古至今,無數聖賢帝王試圖去捕捉到一絲蹤跡,伏羲八卦,文王占卜,莫不是如此。

後世之人,更是總結了先賢在這方面的種種探究,整理出了三式之首《奇門遁甲》,想要一窺天命。

劉基本身也是八卦占卜,奇門遁甲的忠實擁躉,他不僅痴迷,而且在這個方面也是孜孜不倦的研究,自認為也算是小有所成,但是他終究還是感覺,氣運縹緲,難以捕捉。

怎麼?

現在在朱辰的口中,王朝國運竟然成了一種規律?

難道說他推演出了什麼?

比之八卦占卜,奇門遁甲還要更加厲害,直接拿捏住了王朝國運?

“那這個規律是什麼?”

朱元璋目光灼灼,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

這個老黃對這方面還真是無比的熱衷。

朱辰知道老黃很急,但他卻不急,其實他上次已經跟老黃說了,只是老黃聽不懂,所以這一次他決定慢慢說:“想要推演出這個規律,我們需要從人類發展的歷程說起。”

“人類誕生之初,茹毛飲血,風餐露宿,衣不蔽體,艱難生存,這個時候的人們很脆弱,沒有太多的生產知識,生產能力很低下,不能夠獨立的對抗自然界,只能抱在一起以求生存,從而必然形成了群居部落。”

“後來隨著經驗的慢慢積累,人們學會了捕捉獵物,學會了生火,學會了穿衣,學會了種植,學會了豢養,但是這個時候生產出來的東西,也僅僅是滿足人們的生存需要,並沒有產品的剩餘。”

“人們為了對抗自然界,生存下去,生產所需的資料必須共同擁有,生產出來的成果也只能是平均分配,雨露均霑,所以這個時期整個人類社會的矛盾主要是人的生存與自然之間的矛盾,這也導致大家的地位平等,沒有階級貧富之分。”

“這樣的社會很原始,所以我們稱之為原始社會。”

對於原始社會的描述,朱元璋朱標劉基三人多少還是有些瞭解的。

除了神話傳說外,在一些典籍中也有記載。

不過他們對這個並沒有太關心。

因為原始社會如何,似乎並不關王朝國運什麼事。

朱辰繼續道:“原始社會經歷了一個很漫長的時期,發展雖然緩慢,但終究是在不斷發展,隨著人們的生產經驗逐漸積累,人們開始學會冶煉青銅,進入青銅時代,學會了利用金屬製作成各種各樣的農具,人們的生產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人們也開始轉入更為穩定的定居生活,人口數量也隨之增加,開始有了分工,有人專門狩獵,有人專門織布,有人專門耕種,集體勞動逐漸被個體勞動所取代。”

“與此同時,出現了產品剩餘,所謂產品剩餘,顧名思義,就是人們滿足了日常的吃穿用度之後所剩餘下來的產品,比如糧食,畜牧,衣物等。”

“因為這些剩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