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解決矛盾(1 / 2)

“如此一來,矛盾是不是轉移了?”

聽了朱辰的話,朱元璋和朱標已然目瞪口呆。

細細一想,好像還真是這樣。

災區受災,百萬災民嗷嗷待哺,朝廷國庫空虛,但也要想盡一切辦法賑災,朱元璋來之前甚至想到了挪用軍需糧草。

朝廷和災民都被逼進了絕境,而地主鄉紳卻置身事外,甚至想著發國難財。

沒想到,朱辰一個矛盾轉移,直接就將地主鄉紳拉下水,悄無聲息間,便將朝廷和災民的矛盾完美轉嫁到地主鄉紳和災民之間。

好一個矛盾轉移!

朱元璋和朱標算是徹底搞明白了朱辰所說矛盾轉移的意思。

沒想到,還能這樣看待和分析問題。

他們之前聽朱辰給他們講了很多理論知識,那些理論知識聽起來讓他們震驚,但那種震驚更多是存在於朱辰的推理之中。

但是現在,這種震驚具象化了。

理論指導實際。

這是他們跟著朱辰一起,第一次應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問題。

朱辰繼續道:“我前面說了,矛盾可以轉移,而且是推動事物發展的源泉與動力,想要解決問題,就要找準主要矛盾,對症下藥,這樣才能解決問題,推動事物的發展。”

“那麼現在主要矛盾轉移了之後,會怎麼樣發展,我們又要怎麼對症下藥呢?”

朱元璋和朱標打起了十二分精神,豎耳傾聽。

朱辰自問自答道:“當主要矛盾轉移到有錢糧的地主鄉紳和飢寒交迫的災民之間時,如果矛盾得不到及時解決,就會進一步激化。”

“圍著地主鄉紳家乞討的災民會越來越多,而且情緒也會越來越激動,越來越多的災民會做出過激行為,敲門,哭喊,咒罵,扔石頭,甚至打砸,而被圍著的地主鄉紳當然也不好過,大門緊閉,連門都不敢出,每日聽著門外無止盡的嘈雜聲,食無味寢難安,有如驚弓之鳥,生怕那天大門被災民衝破,他們別說被打死了,估計踩都被踩死了。”

“如果不是朝廷在場維穩,這個矛盾恐怕當天就爆了。”

“即使朝廷在場維穩,這個矛盾仍舊會迅速激化,當矛盾激化到了極點,這個時候,隨便一個風吹草動,都可以徹底引爆這個矛盾。”

“在這個時候,朝廷就要以解決矛盾的第三方身份站出來了,去設法解決這個矛盾,避免矛盾的進一步激化。”

這些話放在以前,朱元璋和朱標可能會有些難以理解,但是現在,他們卻聽得很通透。

“如何解決矛盾呢?”

朱辰繼續道:“朝廷將所有的地主鄉紳集中到城隍廟來,準備好一本認捐簿,說上一些場面話,然後再一次號召地主鄉紳捐款捐糧,共度時艱。”

“地主鄉紳們一定還在猶豫,畢竟大出血的事,一定會肉痛。”

“這個時候,朝廷就可以告訴他們,捐了錢糧的,朝廷就可以護送他回家,並且撤下掛著的燈籠,沒有捐錢糧的,就在這裡候著。”

“經過了幾天的矛盾激化,此時的地主鄉紳已然是驚弓之鳥,他們雖然不知道什麼矛盾不矛盾的,但是他們也會知道,事情已經發展到了這個份上,民怨沸騰,如果他們還想著糊弄的話,就算是朝廷放他們回家,他們也不敢回家。”

“因為他們隨時可能被鋪天蓋地的災民吞沒,他們的錢糧隨時可能被災民瓜分,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災民們爛命一條,與其做個餓死鬼,不如做個飽死鬼,但他們不一樣,他們的命珍貴得很。”

“如果你們是地主鄉紳,你們是選擇惶惶不可終日,隨時可能家破人亡,還是選擇刮骨去毒,忍一時的疼痛,換來日後的安生?”

朱元璋回道:“當然是選擇刮骨去毒。”

朱辰道:“我不敢保證每個地主鄉紳,但地主鄉紳絕對不是鐵板一塊,總有人想要破財消災,只要開了一個口子,那就好辦了。”

“有人捐了錢,如釋重負的回家了,那些沒有捐錢的人就更慌了,也更不敢回家了,這個時候回家,災民能把他們生吞活剝了,給他們的唯一選擇,那就只能是捐錢捐糧,結束這場鬧劇。”

“千里之堤尚且潰於蟻穴,更何況他們並非千里之堤。”

朱元璋和朱標深以為然的點頭。

朱辰道:“我們再以矛盾的觀點去審視這個結果,地主鄉紳願意捐錢捐糧,災民得到救濟,他們二者之間的這一次矛盾,是不是就得到緩解或者說是解決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