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出發(1 / 2)

謝六那日與羅賦匯合後便在鐵雲關內靜候高句麗使團的到來。這一等,便是五日時光悠悠流轉,直至那日,高句麗使團的身影終於出現在了視線之中。

使團一行,陣容頗為壯觀。正使乃是一位文官,名曰李國昌,年約半百,鬚髮斑白,身形瘦削,穿著一襲高句麗特有的寬大深藍色官服,端坐在馬車之上。待得望見出城迎接的大懿官兵,他即刻從馬車中走出,行禮之態,頗為恭謹,精神矍鑠,絲毫不顯長途跋涉之疲態。

隨行的兩個副使,皆是武將出身。其中一位名喚李鬥星,年方二十,正值青春年華,相貌俊俏,乃是高句麗女王之親外甥。他四處張望,目光所及之處,皆充滿了好奇。當他的視線落在謝六身上,見其與羅賦並排而立,不禁愣了愣神,心中暗自揣測這位大懿官員的身份。

另一位武將,名為金誠,年約三十有五,身材高大,濃眉大眼,面色嚴肅,不苟言笑,渾身上下透著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他乃是此行高句麗公主的侍衛長,更是高句麗國內一位身經百戰的將軍,威名遠揚。

使團之後,尚有二十名高句麗騎兵與八十名步兵,他們護送著另一輛馬車緩緩前行。馬車之上,一位戴著面紗的白衣女子端坐其間,宛若仙子下凡。待得馬車停穩,女子輕盈走下,見到大懿官兵,亦是上前行禮,隨後緩緩取下了面紗。

那一刻,在場的大懿眾人皆被女子的容顏所驚豔,只覺她美若天仙,傾國傾城。身材更是婀娜多嬌,宛如春風拂柳,令人心馳神往。原來,這位女子便是高句麗的王儲,繼寧公主李淑宗。

眾人一一見過禮後,便隨同入關休整。羅賦將軍與謝六作為皇帝御筆欽點的使臣,自是要盡地主之誼。於是,在守備將軍府內設宴款待高句麗使團。李忠進將軍作為守備將軍府的主人,亦是欣然作陪,一時間,宴會上觥籌交錯,歡聲笑語不斷,兩國使臣共敘友情,共謀未來。

不論是繁華盛世的大懿,還是高句麗,皇權的威嚴與恩澤,總以種種微妙方式滲透於朝堂內外。御前侍衛,這一群身著華服、腰懸利劍的勇士,不僅僅是皇宮安全的守護者,更是皇帝恩寵與信任的象徵。其中,不乏有那些朝臣庶子,因著祖輩的功勳或皇親的庇佑,得以躋身這榮耀之位。謝六如今也是這眾多侍衛中的一員,他的身份,在外人看來,無疑是哪位王公貴族之後,被皇帝派來,以表重視的。

高句麗的使團,遠道而來,帶著異域的風塵與對中原文明的敬仰,他們自然未曾聽聞過謝六那些或許存在的傳奇故事。大懿軍紀之嚴,如鐵壁銅牆,嚴禁私下議論朝政,也嚴禁探討上司私密,高句麗使團自然接觸不到謝六的故事。故而謝六在他們眼中,不過是個貴族子弟,雖值得尊敬,卻並未引起過多的關注。謝六本人,不喝酒,言語稀少,彷彿一抹淡影,靜靜地立於宴席之側,更少有人主動與他攀談。

宴席上,高句麗的主使李國昌與副使李鬥星,成了交流的主角。他們與羅賦等大懿官員,談笑風生,從高句麗的風土人情,到對大懿文化的深深仰慕,再到此次出使的種種經歷,話題廣泛而深入。而繼寧公主,那位尊貴而溫婉的女子,只是象徵性地與眾人輪飲一圈,隨後便以微笑傾聽,偶爾在話語的間隙,舉起酒杯,輕抿一口,或是說上兩句不痛不癢的關懷之語,更多地,是保持著公主那獨有的儀態,端坐於席,宛如靜水深流。

金誠,則是另一番景象,他既不飲酒,也不多言,只是偶爾夾菜,面容冷峻,坐在公主下方,彷彿一尊沉默的雕像。李國昌與李鬥星,更多時候是與羅賦暢談,他們規劃著前往京都的路途,討論著行程中的細節,一切顯得那麼和諧而有序。

對於謝六而言,被高句麗使團忽略,正合他意。他心中所願,不過是此行順利,早日返回京城,那裡有他“牽掛”的一切,也有他作為侍衛的使命。在這短暫的宴席間,他彷彿是一個旁觀者,靜靜地看著這一切,心中卻已有了自己的盤算。夜漸深,宴終散,賓主盡歡,而謝六的心中,卻已踏上了歸途。

次日清晨,天際初露曙光,鐵雲關內城已是一片肅穆之景。三百燕雲鐵騎,兵馬齊整,鐵甲森森,宛如鋼鐵洪流,軍勢如宏,氣勢磅礴。他們挺立於城內,馬蹄輕踏,戰旗獵獵,在高句麗使團面前展現了一番無與倫比的威風。那陣勢,仿若山嶽般沉穩,又似狂風般凜冽,令人心生敬畏。

高句麗使團亦是準備得極為齊全,一行人馬,整裝待發。

羅賦將軍身披白甲,跨坐戰馬,威嚴地立於隊伍最前,宛如一座不可動搖的山峰。他目光如炬,神色堅定,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