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皇家第一刀”(1 / 2)

除夕夜,大懿王朝京都的大街小巷瀰漫著濃濃的節日氛圍。煙花爆竹聲此起彼伏,絢麗多彩的光芒照亮了整個夜空。人們紛紛走出家門,欣賞這難得的美景,孩子們則在一旁歡快地奔跑著,手中拿著各式各樣的煙花,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而在皇宮中,一場盛大的皇家宴會正在舉行。宮殿內張燈結綵,金碧輝煌,到處都洋溢著喜慶的氣息。皇帝和皇后坐在高高的寶座上,接受著群臣和嬪妃們的朝拜。

宴會上,美酒佳餚琳琅滿目,歌舞表演精彩紛呈。宮女們身著華麗的服飾,翩翩起舞,宛如仙子下凡。

被禁足的太子也得獲得了皇帝的允許,來到了晚宴,他看上去老了一些,但此刻也是笑容滿面,與群臣們紛紛舉杯,向皇帝和皇后敬酒,祝福大懿王朝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整個皇宮,宛如一幅細膩繁複的織錦,沉浸在一片濃郁而歡樂祥和的氛圍之中。金碧輝煌的宮殿被歡聲笑語充盈,人們的心靈似乎也被這無邊的喜悅所洗滌,忘卻了塵世的煩惱與身體的疲憊,盡情沉浸在這難得的、如夢幻般的美好時刻裡。

謝六身著鮮紅侍衛服,腰間佩帶著寒光閃閃的苗刀,宛若一尊沉默的雕塑,靜靜地矗立在皇帝的身後。他的面容冷漠如霜,雙眼深邃,彷彿遊離於這熱鬧非凡的場所之外,獨自品味著一份難以言喻的孤獨與堅守。

阜陽王,身披蟒袍,英氣逼人,猶如一位從天而降的戰神。他不僅主動向太子舉杯敬酒,更以一副兄友弟恭的溫馨姿態,向高高在上的皇帝提出了一項請求——希望皇帝能念及太子多年來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地輔助父皇處理政務的辛勞,以及禁足期間依然謹遵聖旨的忠誠,解除太子的禁足之令。

太子聽聞此言,心中五味雜陳。他深知阜陽王此舉背後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絕非單純為了他這個太子哥哥。然而,他對自由的渴望、對被禁足的深深憂慮,卻如潮水般洶湧澎湃,淹沒了所有的理智與判斷。他滿含期待地望向他的父皇,那雙眸中閃爍著對自由的無限嚮往。

皇帝望著眼前這對看似相親相愛的兄弟,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欣慰。於是,他順勢答應了阜陽王的請求,下旨解除了太子的禁足。同時,他對阜陽王的器重之情也愈發深厚,竟在阜陽王百般推辭之下,強行任命他為參議大臣,今後入御書房輔政。

此旨一出,宴會上頓時呈現出了一幅複雜多變的畫面:支援太子的一派,因太子剛剛解禁而不敢輕舉妄動,生怕給太子再添麻煩,紛紛選擇了沉默;反對太子的一派則高呼“聖上英明”,彷彿看到了自己心中的希望與未來;而那些持觀望態度的人,面上依舊喜笑顏開地享受著宴會的歡樂,私下裡卻在暗自盤算、各懷心思。

謝六冷眼觀望著這一切,暗歎天家無情,如此新春佳節之夜,都躲不過明爭暗鬥。

除夕的皇家宴會,除了福王與齊王這兩位深受皇帝寵愛的親王之外,他們一輩的郡王們也紛至沓來,為這場盛宴增添了幾分熱鬧與喧囂。

這些郡王平日裡都散居於各自的屬地,難得有機會齊聚一堂,因此,對於謝六這樣的侍衛而言,其中許多面孔都是陌生的。

大懿皇帝素以分封諸侯為樂,然而,除了福王與阜陽王曾實實在在地領過一州軍政大權之外,其餘的郡王們所擔任的皆是虛職。他們享受著豐厚的食邑,卻無需插手軍政事務,過著逍遙自在的日子。

提及當今大懿皇帝的家族,不得不提的是他那能生的爹以及他爹那漫長的壽命。這使得當今皇帝曾經當了整整三十六年的太子。

除去早年夭折的大哥,當今皇帝除了福王這個一母同胞的嫡親弟弟,算上齊王總共有二十個同父異母的弟弟。

在這些弟弟中,最小的平南郡王尤為引人注目。他與皇帝相差整整三十歲,當今皇帝登基之時他都才五歲,今年方才二十五歲,正值青春年少。

平南郡王的封地位於風景秀麗的揚州平南城,他在當地可是出了名的紈絝子弟。吃喝玩樂、嫖賭逍遙,無一不精,無一不通。

然而,這位郡王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愛好——練刀。他遍訪江南名師,苦練刀法十年有餘,終於在平南城內“打敗天下無敵手”,無人敢與之爭鋒。

儘管平南郡王平日裡放蕩不羈,但他卻從不欺壓百姓。民間百姓對他既愛又恨,戲稱他為“皇家第一刀”。原本這只是百姓們的一種戲謔之稱,可誰曾想,這玩笑話竟被平南郡王本人聽到了。他非但沒有生氣,反而信以為真,還興沖沖地向皇帝討了個正式的封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