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烈策馬在最前,目光銳利地掃視著前方,彷彿已經看到了戰場上敵軍潰逃的景象。
他的部隊是機動力最強的力量,他們的到來,將成為戰場上不可預料的變數。
十五萬大軍在蕭寧的號令下,開始浩浩蕩蕩向北境進發。
宛若長龍的隊伍在官道上延綿數里,盔甲與武器的寒光在雪地中交相輝映,彷彿一道黑色的洪流,衝破冬日的寒冷,直指北境的戰場。
許居正、霍綱、秦戰和荀直等人站在十里長亭外,目送這支大軍緩緩前行。
他們眼中帶著深深的驚歎與敬佩,這支大軍不僅是蕭寧手中最鋒利的刀刃,更是他用來守護大堯國土的最後屏障。
“哎,我從未想過,昌南王竟然能夠集結如此龐大的力量。”
許居正低聲感嘆,望著前方的隊伍,心中感慨萬千。
霍綱點頭附和,眼中充滿了對蕭寧的欽佩:“他能將這些精銳帶往北境,而絲毫不擔心,自己的兵馬折損,會影響奪嫡之戰,這一點確實讓人刮目相看。”
“若是其他五王,只怕這一點必然會是他們考慮的重中之重啊。只怕,其他人真的很難做到這一點!”
是啊。
當今北境戰火炎炎!
可是,五王卻沒有一人願意出兵北境,就已然說明了一切。
“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更加讓人敬佩。”
秦戰沉聲道。
“蕭寧殿下所謀遠大,他的眼中不僅有權力,還有社稷蒼生。他帶著十五萬大軍北上,不為私利,而是為了大堯的安寧。”
“他真的藏得很深。”荀直輕聲說道,語氣中充滿了欽佩和一絲惋惜。
“若是我們早一點看到他的謀劃,也許就不會這麼輕視他。”
許居正目送蕭寧騎馬走在隊伍的最前方,那挺拔的背影在寒風中顯得格外堅定。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緩緩說道:“昌南王殿下心懷大義,他不僅是為了北境,也是為了大堯的未來。”
霍綱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歎:“這樣的氣魄和胸懷,不愧為大堯的棟樑。他此行,必能以無畏的氣勢,打出我大堯的威風。”
……
隨著隊伍的前行,蕭寧在馬背上沉默片刻,隨後轉頭看向身後計程車兵們。
他的聲音在寒風中響起,穿透每一名士兵的耳膜,直達他們的心底。
“將士們!”蕭寧高聲喊道,聲音沉穩有力。
“我們此行,肩負的不僅是保衛北境的任務,更是守護我大堯國土,守護我們的家園!”
十五萬士兵的目光齊齊望向他,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蕭寧的聲音如雷鳴般繼續在他們頭頂回蕩:
“敵軍猖狂,但他們沒有我們的決心!北境需要我們,大堯需要我們!這一戰,我們必勝!”
“必勝!必勝!”士兵們齊聲吶喊,聲音如同雷霆,在寒風中激盪迴響。
那一刻,所有人的心都被蕭寧緊緊地握在一起,凝聚成一股無法撼動的力量。
蕭寧舉起手中的長槍,目光銳利如刀:
“全軍聽令,北上!我們要讓敵軍知道,大堯的土地,豈容他們踏足!犯我大堯者,雖遠必誅!”
“北上!北上!”十五萬大軍再次齊聲呼應,喊聲震天動地,直衝雲霄。
他們在蕭寧的帶領下,踏著堅定的步伐,邁向那未知的戰場。
幾天後。
大軍緩緩行進在雪原之上,寒風捲起塵土與雪屑,在戰士們的盔甲間穿梭。
每一個士兵都緊緊跟隨在隊伍中,他們的步伐整齊劃一,每一步都在宣告著他們的無畏與決心。
前方的道路漫長而險阻,但在他們的眼中,只有那遙遠的北境,和即將面對的敵軍。
蕭寧策馬走在最前方,他的目光始終盯著前方,心中默默盤算著接下來的戰局。
他知道,這次北上不僅要面對強大的敵軍,還有北境內部的重重危機。
被敵軍連破十三州,要說沒有內鬼,只怕很難讓人信服。
內鬼是誰這一點尚不明朗,北境軍中各方勢力也未必能齊心協力。
但他有信心,自己能用手中的這十五萬兵馬,扭轉乾坤,打破大疆國的陰謀。
在蕭寧身後,花元覺、衛青時、哈烈等將領緊隨其後。
他們對蕭寧充滿了信任與敬仰,因為他們知道,這位昌南王不僅有智慧,還有那份為了大義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