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離開了桃源渡,沿著蜿蜒的山道繼續前行。
此時,他們已然走出了大堯國境,進入了**神川大陸**的另一片土地——**石國**。
而他們即將前往的地方——**石橋鎮**,則是以**石匠技藝**而聞名整個神川大陸。
山路越往前走,越是平坦。一路上,四周的景色逐漸變得開闊,山間不再是繁密的竹林和花海,而是被嶙峋的山岩和險峻的峭壁所包圍。
衛輕歌一邊欣賞著眼前的奇山怪石,一邊好奇地問道:“我們接下來要去的石橋鎮是什麼樣的地方?”
蕭寧走在前頭,步伐穩健,目光望向前方的群山,淡然道:“石橋鎮位於祁國境內,以石雕技藝傳承聞名。這裡的人們世世代代以石雕為生,將石頭打造成各種形狀的藝術品,不僅雕刻技藝精湛,更是在這片土地上建造了許多聞名遐邇的石橋,連線起群山之間的道路。”
“石雕之鄉?”衛青時走在一旁,目光中滿是期待,“聽起來很有趣,我還從未見過這樣的地方。”
蕭寧微微頷首,繼續說道:“據說石橋鎮的每座石橋都蘊含著匠人們的獨門技藝,而這種技藝不僅是手藝上的傳承,更蘊含著祁國獨特的精神——堅韌、執著和匠心。”
“每座橋都有獨特的技藝?那豈不是每一座橋都是一件藝術品?”衛輕歌聽後,眼中閃爍著光芒,顯然對這即將見到的奇景充滿了期待。
蕭寧淡然一笑:“確實如此。石橋鎮的匠人將他們的心血與靈魂注入每一塊石頭之中,每一座橋、每一塊石雕都不盡相同,堪稱匠心獨具。”
衛清挽走在他們身後,靜靜聽著他們的對話,目光掃過前方的山路,心中卻依舊沒有放鬆對蕭寧的觀察。
自從離開桃源渡以來,她對“悔報公子”的懷疑愈加深刻。蕭寧的一舉一動雖然表面上平淡無奇,但他的從容與淡定始終讓她無法忽視。而他對這些地方的瞭解之深,也讓她感到越來越多的疑問。
“這個人到底是誰?為何對這些異國之地瞭如指掌?”
衛清挽心中暗自思索,越發覺得眼前的這個“悔報公子”與她記憶中的蕭寧存在太多的矛盾之處。
隨著山路漸漸變得平緩,遠處隱隱約約出現了一座小鎮的輪廓。
幾人走近,只見小鎮的入口處立著一座巨大的石雕拱門,拱門上雕刻著精美的花紋與圖案,整個拱門宛如一件巨大的石雕藝術品,氣勢恢宏。
“這就是石橋鎮了吧?”衛青時看著眼前這座雕刻精美的拱門,眼中滿是驚歎。
“沒錯。”蕭寧點頭道,“石橋鎮的匠人們代代相傳,將石雕技藝融入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眼前的這座石門,便是他們技藝的象徵。”
衛輕歌忍不住抬頭細細打量著拱門上的雕刻,讚歎道:“這雕刻得也太精細了吧?每一處花紋都彷彿是活的一樣。”
幾人穿過石雕拱門,走進了石橋鎮。
鎮子雖小,卻充滿了獨特的氣息。鎮中的建築大多由石塊堆砌而成,每一處牆面上都雕刻著細緻的圖案與紋路。道路兩旁的石墩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石雕作品,有形態各異的石獅子、石虎、石鳥,還有各種花草形狀的石雕藝術品。
鎮子的中央,有一座巨大的石橋橫跨兩岸,橋身雕刻著各種神獸與古老的祁國戰士圖騰,整座橋顯得氣勢磅礴,宛如一座藝術的豐碑。
“真是不可思議。”衛青時望著眼前的石橋,忍不住感嘆道,“這些石雕竟然能如此生動,每一塊石頭似乎都有生命。”
“石橋鎮的匠人們不僅僅是雕刻石頭,他們是用心靈在創作。”蕭寧平靜地說道,目光掃過橋身上的每一個細節,眼中閃過一絲深意。
衛輕歌輕輕點頭,顯然也被這座小鎮的藝術氣息所震撼。
鎮子裡的人們大多穿著樸素的衣物,手中卻拿著各種雕刻工具。街道兩旁的石屋前,隨處可見匠人在雕刻石頭的場景。孩子們在路邊玩耍,手裡拿著小巧的石雕玩具,笑聲在石雕的背景中迴盪。
“看來石雕技藝在這裡已經融入了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衛輕歌感嘆道。
正當幾人駐足欣賞時,一名年長的匠人走了過來,手中提著雕刻工具,臉上帶著熱情的笑容:“幾位客人是外地來遊歷的吧?今日正好是我們石橋鎮的‘匠心大賽’,不妨看看我們鎮上最好的石雕技藝。”
“匠心大賽?”衛青時眼中露出好奇的神色,“這是你們鎮上的傳統活動嗎?”
那匠人笑著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