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風輕拂,胭脂湖邊的燈火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宛若星辰墜入凡間,將整個湖畔裝點得如夢似幻。
湖水在月光下波光粼粼,宛如銀色的綢緞鋪展在天地之間。
遠處的高樓大院點點燈火,與湖畔的燈籠交相輝映,讓這片寧靜之地充滿了濃烈的節日氣息。
舞臺中央的帷幕在微風中微微晃動,襯托出一種難以言喻的莊重感。
儘管時間已近深夜,但胭脂湖畔的人群卻沒有絲毫倦意。
喧鬧聲、議論聲、低語聲交織在一起,彷彿交響樂般此起彼伏,填滿了每一個角落。
湖畔的攤販依舊忙碌,叫賣聲此起彼伏,誘人的香氣四處飄散,讓人食慾大動。
一些孩子在父母的牽引下興奮地跑動,儘管他們可能並不完全明白這場盛會的意義,但那種難掩的喜悅早已溢於言表。
湖邊的柳樹在夜風中低垂,似乎也在靜靜聆聽人群的熱議。
樹影在地面上投射出斑駁的紋路,與燈光的明暗交替相映成趣。
舞臺周圍擠滿了來自四面八方的觀眾。
有身穿華服的貴族,衣飾上鑲嵌著閃閃發光的寶石,折射出奢華的光芒。
也有簡樸衣著的平民,雖然與富賈們相比少了幾分氣派,卻依然目光炯炯,滿懷期待。
幾位外邦使者身著異域服飾,靜靜站在遠處,他們的神情中帶著幾分好奇與審視。
人群的目光幾乎都集中在舞臺上。
儘管先前的討論聲依然此起彼伏,但那種屏息凝神的氛圍卻愈加濃烈。
四位佳麗靜靜地站在舞臺的一側,她們的神情各異,但無一例外地顯露出幾分複雜的情緒。
紫煙繞手執摺扇,目光從容地掃過觀眾席,眼中卻多了幾分思索。
銀月華低垂著眼眸,手指輕輕摩挲著一枚絲帶,彷彿在壓抑內心的緊張。
霞光媚的臉上依舊掛著柔和的笑意,但那笑容的弧度卻略顯僵硬。
幽蘭泠則雙手抱臂,嘴角微微上揚,似乎在等待著什麼有趣的事情發生。
燈光明亮,舞臺周圍的綢緞與裝飾在微風中搖曳,為這場盛事增添了幾分儀式感。
遠處的鼓聲隱隱傳來,像是大地的脈搏在輕輕跳動,為這場古緣祭的最後考核鋪墊著氣勢。
湖面映照著舞臺上閃爍的燈光,將周圍的一切倒映在水中。
倒影隨著水波輕輕晃動,給人一種虛幻與現實交織的錯覺。
空氣中瀰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息。
每一個人的目光都似乎被無形的力量牽引,集中在舞臺中央。
那些早已坐定的學者與士子,神情中帶著掩飾不住的好奇與期待。
“那‘十二平均律’,到底是什麼?”
“面具公子說出這五個字,難道真有答案?”
“還是……只是一個故弄玄虛的說法?”
低語聲在觀眾席中傳開,儘管聲音不大,但匯聚在一起,依舊顯得格外震撼。
一位老學者捋了捋鬍鬚,目光炯炯,似乎想要從這混亂的局面中找到某種清晰的答案。
一旁的年輕學者神情複雜,低聲問道:“先生,這‘十二平均律’,您聽說過嗎?”
老學者搖了搖頭,沉聲道:“從未聽聞。若是真如面具公子所言,這五個字解開了黃鐘無法還原的難題,那他的見解必將影響整個音律界。”
周圍的觀眾紛紛點頭,有些人甚至不禁屏住呼吸,靜靜等待著接下來的發展。
湖風愈加涼爽,但人群的熱情卻絲毫未減。
每一個人都在心中暗自揣測,面具公子的回答,是否真的能夠揭開這一千古謎題。
燈光輝映下的舞臺,宛如一座巨大的戲臺,而每一個觀眾,則是這場戲劇中不可或缺的見證者。
夜色愈發濃重。
胭脂湖的波光與燈火交融,編織成一幅輝煌而又神秘的畫卷。
舞臺上的光芒雖耀眼,卻未能照亮紫煙繞心中的迷霧。
她站在一旁,手中的摺扇微微一頓,輕揚的動作陡然停住,彷彿她整個人在這一刻也被定格了一般。
“十二平均律……”
她喃喃自語,嘴唇翕動,語調低緩,彷彿不敢相信這五個字竟然是蕭寧的答案。
紫煙繞的眉頭輕輕皺起,目光深深地凝視著站在舞臺中央的面具公子。
她想要從他的姿態中尋找些許線索,可他的從容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