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雖然立意不錯,但缺少了創新與深度。”
“我覺得,徐白眉可能會更有看頭。”
另一側的徐白眉,神情依舊從容不迫。
他整理了一下袖口,目光微微一抬,彷彿已然胸有成竹。
作為一位以儒雅詩風著稱的大儒,徐白眉對於治國平天下的主題,顯然要比柳山居更為熟悉。
他的筆鋒流暢,每一筆都顯得果斷而有力。
他輕聲念道:“家國之興,必以教化為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皆需以仁義為根基。”
“百姓以禮義為則,朝廷以清廉為治,官員以賢能為用,天下自可太平。”
臺下頓時響起一片輕微的讚歎聲。
“徐白眉果然不同凡響。”
“他的文章雖然簡單,卻直指治國的根本。”
“以仁義教化天下,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啊。”
然而,佳麗席上的洛青霜卻微微搖頭,眼中露出一絲失望。
“雖然文辭優美,但終究還是老調重彈,沒有新的見解。”她低聲自語,語氣中透著一絲不屑。
白霽雪的目光落在徐白眉身上,眼中閃過一抹複雜的情緒。
“徐白眉的文章雖然不錯,但與我期待的‘藍圖’相比,仍有距離。”
剩下的幾位參賽者,也紛紛提筆開始書寫。
他們的神情或緊張,或專注,或略顯急躁。
一位年輕書生寫道:“家國之美,應以山河錦繡為基,百姓安居為道。”
“若能以文治武功,使天下兼濟,則家國可長久安定。”
另一位年長的儒士則以“天人合一”為主題,論述家國與自然的和諧。
然而,他們的文章在立意上雖各有千秋,卻大多流於表面,未能展現出真正的深度與格局。
觀眾席間的議論聲漸漸增多。
“這些文章,似乎都在繞著一些普通的立意打轉。”
“是啊,除了徐白眉稍微有些看頭,其他幾位都顯得平淡無奇。”
“或許,最後的希望,就在面具公子身上了。”
而此刻,蕭寧依舊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他的神情依然從容,眼中帶著一絲淡然的光芒。
他沒有急於提筆,而是靜靜地站立,目光掃過湖面,彷彿在思索著什麼。
秋風拂過,他的衣袂微微飄動,整個人如同天地間的一幅畫。
與其他參賽者的緊張與忙碌相比,他顯得格外安靜,甚至透出一股不急不躁的優雅氣度。
他的這種淡定從容,讓臺下的觀眾不由得屏住呼吸。
“他為什麼還不動筆?”有人低聲問道,語氣中帶著些許疑惑。
“或許,他正在醞釀什麼驚豔的構思吧。”另一人猜測。
白霽雪的目光再次落在蕭寧身上。
她輕輕揚起眉梢,眼中透出一絲期待。
“這位面具公子……到底會寫出什麼樣的藍圖?”
洛青霜也不由自主地將目光轉向蕭寧。
她的眼神中帶著一絲複雜,既有疑問,又有一絲隱隱的興趣。
“這個面具公子……究竟有何特別之處?”
蕭寧終於動了。
他提起毛筆,動作輕盈而優雅。
筆鋒在紙上緩緩流轉,彷彿每一個字都帶著天地間的氣韻。
他的書寫速度不急不緩,彷彿整個世界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這一幕,讓觀眾們的期待再次攀升。
“他終於開始了!”有人低聲說道,語氣中透著難以掩飾的激動。
“希望這一次,他還能帶給我們驚豔的表現。”
蕭寧沒有抬頭,他的目光專注在紙上。
他的手腕輕輕擺動,字跡逐漸成形。
雖然無人能夠窺見他的真實表情,但他的氣度與從容,已經讓臺下的所有人深深折服。
這一刻,連洛青霜的目光都未曾移開。
她的心中生出了一絲隱隱的期待。
“這個人……能否再次超越我的想象?”
秋風緩緩,胭脂湖畔的水波在陽光下盪漾出點點金光,宛若一幅流動的畫卷。
岸邊柳枝搖曳,清風挽起幾片飄零的黃葉,打著旋兒落入湖中,驚起幾隻水鳥飛向遠方。
圓臺之上,參賽者們紛紛擱筆。
磬音已經落定,一炷香的時間轉瞬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