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為陛下洗脫汙名,保住陛下和朝廷的清譽。”
“本宮所說之事共有三。其一,乃陛下冤殺三朝老臣裴十繼。裴大人本宮可是見過的,那是何等的忠純良善啊,敢問,這一點何人不知何人不曉?”
“本宮認為,陛下自有識人之明,這裴大人是個什麼樣的朝臣,陛下自然是一清二楚的。因此,陛下斷然不會因為某些小事,就處死裴大人吧。”
孟風華說到這,臉上的狡黠之光大綻。
“更何況,陛下乃聖明之君,心思明透,又怎會行如此昏庸之事?說這等話,本宮第一個不信。因此,本宮看來,這實屬是流言蜚語。”
“好在,這件事據說是就發生在這朝堂之上,本宮想,只要諸位大人們為陛下作證,這等流言蜚語自然就不攻自破了。”
最終,孟風華又是來了一波很是刻意的欲抑先揚,先將蕭寧置於高臺之上。
她口中的那幾句什麼宣告之君,心思明透,說出口時那是滿滿的陰陽怪氣。
她很是得意的打量著王之山,甚至還有幾分挑釁的韻味。
在她看來,自己的這一波操作,無解!
此話一出,頓時滿堂譁然。
眾朝臣們原本對蕭寧就很是不滿,現在有人開了頭,一些性情的直臣們根本坐不出。
一時之間。
多數朝臣們皆是按捺不住心中潛藏已久的不滿和憤怒,徹底爆發了。
更何況,這裡面還有著孟黨刻意的煽風點火。
有了孟風華的這一波開團,很快,聲討蕭寧的聲音,就開始從一兩人的竊竊私語,開始如同波紋般四散開來。
若星星之火般,燎原!
“終於有人為這件事發聲了,蒼天有眼,太皇太后聖明啊,王夫子,這根本就不是什麼流言蜚語!”
“這件事我早就想說了,那裴大人平日裡一心為國為民,僅僅就是多說了一句話而已,還到不了直接處死的地步吧!”
“我們大堯早有先例,先祖時期就曾講過,君子犯法,與民同罪!如今,這件事情既然太皇太后提起來了,我覺得咱們有必要效仿先祖!”
“好在今天王夫子在這,王夫子尊為帝師,一定可以給我們一個公道!”
“我支援李大人的說法!”
“我也支援李大人的說法!”
“臣附議!”
“臣也附議!”
頓時。
此事一番發酵之後。
整個朝堂之上,徹底充滿了反對之聲!
剛剛才因為朝堂論宗法之事鬆了口氣的眾清流們,一個個紛紛皺緊了眉頭。
他們先是看了看那孟風華,又瞧了瞧皇位之上端坐著的蕭寧,一時之間左右為難。
其實。
有關於這次孟風華提出的事情,清流們打心底的情感上講,他們是願意支援孟風華,清算蕭寧的。
若不是此次,這孟黨是打算造反,搶奪蕭氏一族的皇位,打破了文官集團心中所謂的天下正統。
他們是百分百會去支援孟風華的。
“哎,什麼叫多行不義必自斃啊!”
“這下可怎麼辦啊?”
清流們一臉無奈的相互感嘆。
許居正和霍綱選擇了沉默。
這件事情,他們想要反駁孟風華,卻根本就沒有理由。
更何況。
他們打心底,也是想要為裴十繼主持公道的。
唯有王夫子。
聞言之後,依舊是一臉的平靜,似乎根本沒有把這事放在心上。
“其二!”
孟風華見這火已經徹底被自己點了起來,很是滿意。
不過,她可不打算就此收住。
她需要給這新皇以及王之山一個騎虎難下的局面,而這一件事,顯然是不夠的。
這一次,她又把目光看向了郭儀。
“這第二件事,有關於郭大相。”
說這句話時,孟風華還刻意的對郭儀投去了一個友好且同情的眼神。
顯然,擺明了一副想要拉攏郭儀站隊的樣子。
“郭大相與蕭家曾經的關係,我們眾所周知。然而,竟然有人造謠說什麼,陛下登基第一天,就前往郭府去羞辱郭大相了。”
“這一點,本宮是絕對不可能相信的。郭大相曾經對蕭家,那是何等的恩情啊。若是在這等恩情下,登基第一天不感恩郭大相也就罷了,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