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軍正式踏上了回程之路。
此次行軍,蕭寧可以說是拿出了最為苛刻的行軍速度。
絲毫不給眾軍任何歇息休息的時間。
短短不到一個時辰。
蕭寧就帶著眾軍,在前方遇到了莊奎帶領著的那剩下的五千軍馬。
其實。
在這臨州營,別看就只有這麼一萬兵馬,他們依舊是分成了四支小隊的。
目前跟隨蕭寧的這兩支,平日裡都是徐學忠帶領著。
只不過。
因為莊奎是主將,且威信一直高於徐學忠。
兩方一對比,就有了優劣之分。
因此。
徐學忠一直不得軍心。
有什麼樣的主將,就有什麼樣的兵!
這兩支小隊雖然也是莊奎麾下,但因為長年累月不太和莊奎打交道。
儘管有些刺頭風氣,但還算有所收斂。
可莊奎帶走的這兩支親兵小隊,那就不一樣了。
他們長年累月的跟在莊奎身邊,潛移默化,早就無法無天刺頭慣了。
這會。
看見蕭寧帶著眾軍回來,且執掌軍令的依舊是蕭寧。
這群人當即就變了臉色。
好在莊奎見狀,連連出來將眾人呵斥了一番。
眾軍才沒有說出來什麼難聽的話來。
莊奎畢竟聽徐學忠講過了,蕭寧那番殺雞儆猴的故事。
之前,哪怕聽徐學忠說了,蕭寧身邊有三個連號的天機山高手,他都不敢相信。
直到。
在看見了前來送棉衣的那鐵拳、韓平幾人後,他徹底老實了。
好漢不吃眼前虧嘛。
如今。
那三個高手就跟在蕭寧身邊,他可不想讓自己的人找不痛快。
“都給我老老實實的,平日裡怎麼對我,現在就怎麼對陛下!”
莊奎小聲的訓斥道。
聲音不大,卻不乏嚴厲和威嚴!
眾軍這才不爽的閉了嘴。
他們刺頭歸刺頭,對莊奎還是服氣的。
不過,就看他們打量審視蕭寧的眼色,就足以看出。
這群人依舊對蕭寧依舊是不滿的緊……
莊奎雖然維持著局面,但他心中,依舊還是會有些期待。
這新皇把之前的那兩支小隊,如今治理成了什麼樣,他可是看得一清二楚。
現在,他倒是想要看看,面對自己手上的這兩支親兵小隊,他還能不能做到這樣!
就這樣。
兩支小隊正式匯合到了一起,一同撤軍。
掌軍權,自然而然的就落到了蕭寧手中。
對於莊奎來說。
反正自己也要撤軍,皇帝也要撤軍。
既然目的是一樣的,早晚都能到自己想去的地方,誰掌軍倒也就無妨了。
當然了。
最重要的,他還是想要看看,這個陛下掌軍時的表現。
兩部匯合之後,一萬軍馬的臨州營,再次彙集到一起。
一同朝著那雙山渠的方向而去。
“陛下,我們這次雖然是退軍,但絕對不能再次按照原路返回了。”
“那孟少龍的追兵,一直在後方。我們若是再原路返回,渡渠,怕是會碰到他們。”
邊孟廣適時提醒道。
蕭寧自然早有打算,趁著匯合的時間,早早地拿出了地圖,吩咐道:
“前方向西行軍,走雙山渠北官道,在另外的渠段渡渠。”
這次退軍,選擇本就不多。
對於這個行軍路線,無論是邊孟廣、衛青時,還是莊奎、路舟山,都沒有任何異議。
雙山渠北官道,顧名思義,就是在雙山渠以北的一條,東西官道。
這條官道與雙山渠平行,同時又有三條官道,與之垂直相交。
目前蕭寧等人所在的,是最東邊的官道。
官道前方直指土駝山,後方直抵雙山渠東渠道。老圖重發一下,方便大家理解湊合看 (圖就是這個樣了,大家如果有畫工好的,可以幫忙重新畫一下,發到這段段評裡,謝啦。)
除此官道外。
另外兩條與之平行的官道,一條直通西渠段,一條直通雙山間渠段。
一般來說。
因為雙山渠可渡的關係。
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