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出擁擠的人潮,那孔難身後之人,再次帶來了一條訊息。
“師尊,今日清晨,三師弟傳來了訊息,說是咱們儒門給予厚望的那名弟子,給出了要出仕輔佐的答案。”
“就是入圍天機山謀士榜的那個?”
“正是。”
“她給出的答案,是何人呢?我記得,她是這大堯國的人。她可是要,加入這大堯的亂局?”
孔難始終保持著一副平淡的表情,似乎沒有什麼事情,可以讓他的情緒,蕩起絲毫漣漪。
“是的師尊。那名弟子叫琉箐,她給出的答案是,要加入昌南王的陣營。”
“哦,那又有何不可麼?這種事情,何須讓我知曉?”
孔難的眸子裡,散發著微弱的光芒。
給人一種一切瞭然於胸的感覺。
“師尊對於這等小事不太過問,可這件事情,弟子和子松覺得,有必要稟報師尊。”
“如今儒釋道佛兵雜墨工百家爭鳴,我儒家想要在俗世佔有一席之地,自然要有人出世拜閣入相,打響名聲才好。”
“琉箐是年輕弟子裡,最有希望的人,我們同樣,在她身上寄託了厚望。”
“因此,為了她,我們還可以幫其分析了大堯朝局。”
“未來的大堯朝局,內亂必起。六王之亂,短則一年,多則三五年,必定開始。”
“而這六王裡,這個昌南王,傳聞中紈絝不堪,荒淫無道,跟那其他勵精圖治、胸有大志的五王相比,實在是沒有任何勝算。”
“更何況,依弟子之拙見,這昌南王的心性,也是最不值得輔佐之人。”
“因此,我們希望,師尊可以下一道成命,讓琉箐師妹,另做打算。”
顏倫拱手道。
卻見那孔難聽後,輕輕一笑,微微搖頭,道:
“顏倫、子松啊,你們覺得,琉箐師妹如何?”
“那自然是聰慧至極。”
“既然如此,她做出這樣的選擇,必然是有她的理由的,我等又何必多加干涉呢?”
“我們儒門從一開始就有門規,只教出仕之技,不做出仕之擇。”
“我們會為這亂世,培養大才。但我們不會決定,他們未來會幫誰。”
“你們要明白,我們儒門可以遊列國,在各國都受人崇敬,在各國的宮城,都能坐上上賓之位。”
“那就是因為,我們從來不偏袒誰。”
“我們只修學問,不過問國事,這是我們的生存之道。”
“更何況,我儒門出仕之人,必然是心思通透之人。為師願意相信他們的抉擇,他們每個人的選擇,都必定有自己的理由。”
孔難笑著說完,不再多言。
那顏倫和子松聽後,只得是將一肚子的話,通通嚥了回去。
見兩名弟子這個模樣,孔難平靜道:
“怎麼?你們覺得不妥?既然如此,我記得,如今這大堯的新君,正是那昌南王蕭寧吧。”
“明日,這大堯新君就會召見我等,商談天下共主的事情。”
“到時候,我們一起見一見這位新君,這箐兒的選擇,究竟是對是錯便可知曉。”
“不過,你們要記住。一定不要帶著答案,去找佐證。”
三人說著,緩緩離開了這天上街。
與此同時,醉夢軒,九樓,密室內。
“蕭寧哥哥,那儒尊走了。他已經找尋蕭寧哥哥你許久了,這次,蕭寧哥哥怎麼打算的?”
千流一邊望著樓下的身影,一邊打著手語。
“順其自然吧。以往,我都是躲著這群老傢伙,可現在,既然箐兒那邊,決定出仕加入我的陣營。”
“我們跟儒門的接觸,以後定然就少不了了。”
蕭寧搖了搖頭。
“世人都傳,這儒尊是半步俗仙,但卻從來都沒有人見過他出手。”
“千流覺得,此人如何?”
“千流感受不到,對方身上任何的氣。我覺得,只有兩種可能。”
“要麼,儒尊是個大騙子。要麼,他是目前,無論是蕭寧哥哥,還是我,都無法觸及的存在。”
千流打著手語道。
“呵呵,儒尊的話,騙子倒也不至於。”
蕭寧笑了笑:
“不過,他們此次前來,要跟我大堯皇室商談的所謂天下共主的事情,你可知曉具體的細節?”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