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一首《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接著又一首《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然後繼續吟唱道:“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此時酒過三巡,眾人皆陶醉在他的詩句中,張平喝了一大口酒後,繼續吟誦“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隨後來到高潮詩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迴;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盱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軸。虹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最後用一首蘇軾的詩詞結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這些詩句,每一首皆是現實世界中赫赫有名的大家之作,皆是張平從文明高度發達的世界裡帶過來的瑰寶。當它們在這個世界一經呈現,簡直如同降維打擊一般,令在場眾人瞬間陷入震撼的泥沼無法自拔。此時,方子早已匆匆坐回自己的位置,臉上血色盡失,一片煞白如紙。
然而,還沒等江國的朝臣們從這巨大的衝擊中回過神來,梁國的外臣們已然按捺不住心中的憤慨與激動。只見一位梁國外臣“噌”地一下站起身來,大聲疾呼:“我國的副使張平,僅僅只是隨口吟誦數首,便能道出如此多千古流芳的傑作。敢問天下之人,有誰能夠窮盡一生,創作出如此數量且質量超凡的作品!這樣的人物,怎麼可能會去做剽竊他人作品這種卑劣之事!”
眾人如夢初醒,紛紛隨聲附和:“固然不會!如此大才,怎會行此不恥之舉!”聲音在宮殿內迴盪,震得房樑上的灰塵簌簌落下。
這一夜,張平才情盡顯,一口氣吟誦出二十五首名句,首首皆是聞所未聞的絕妙佳作。每一句詩,都似一把銳利的劍,將禮部尚書所炮製的剽竊之論,斬得七零八落,徹底推翻。
眾人下意識將目光投向皇位之處,卻發現那原本面無表情的皇帝,已然不知何時悄然離去。江國朝臣們本已試圖挽回顏面,卻不想被禮部尚書這番折騰,又將好不容易拾起的臉面,重重踩在了腳下。
再看那南照國大學士方子,此前配合禮部尚書,一心陷害張平。此刻,他臉色慘白如紙,嘴唇顫抖,剛掙扎著想要起身說些什麼,雙腿卻似灌了鉛般沉重,一個踉蹌,腳下不穩,“撲通”一聲,直挺挺地暈了過去。江國禮部的眾人見狀,急忙一窩蜂地圍上去救助。
這場宴會,已然持續了兩個時辰。梁國眾人在這吟詩對酌間,皆已盡興,酒意上頭,紛紛起身離席,拱手告辭。至此,江國精心謀劃的這場風波不斷的宴會,終於落下帷幕。
這一夜,梁國使團在江國的宴會可謂是經歷了一場文學的驚濤駭浪。張平憑藉著從現實世界帶來的二十五首絕句佳作,力壓江國禮部尚書的剽竊汙衊,讓整個宴會為之沸騰。待宴會結束,梁國使團眾人帶著滿心暢快與疲憊,回到行宮休息。
鴻臚寺的主事方舟,是個對文學痴迷至極的人。在宴會中,他被張平吟誦的詩句深深吸引,每一句都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在他心中閃耀。
宴會一結束,他便迫不及待地收集起張平所吟的詩作,仔仔細細地整理起來,準備在回朝的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