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江國尚武之風盛行,民間多有好勇鬥狠之人。使團想必是害怕被捲入民間的爭鬥之中,那可就麻煩大了。依我看,皇帝定然是派遣了重要官員前往南陽郡負責使團的安全護送事宜。”他說得頭頭是道,眾人聽了,皆覺得有理,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周圍的其他人被他的話勾起了興趣,紛紛湊上前去,七嘴八舌地問道:“怎麼隱藏?這其中可有什麼門道?”白面書生放下手中的筷子,不緊不慢地說道:“據我所知,當時梁國的大軍護衛護送使團從水路直接南下。他們乘坐的船隻沿著河道疾馳,一路直達江都的軍事碼頭。之後,想必是直接前往江國行館了。按照船隻的正常行駛速度來推算,若不出意外,不出兩日應該就能抵達江都。”
眾人聽了,不禁對白面書生的見多識廣感到欽佩。這時,又有一人開口說道:“這梁國向來以文學見長,文人墨客眾多,文化繁榮昌盛。而咱們江國則是尚武之國,百姓多習武強身,以武立國。這次談判,我看江國未必能討到多少好處啊。畢竟咱們江國朝堂之上,大多是一群喜歡武刀弄棒的武人,能有幾個有遠見卓識、擅長外交談判之人呢?”他的話引起了一陣小小的騷動,眾人又開始嘰嘰喳喳地討論起來。
有人附和道:“是啊,這談判可不比戰場上的拼殺,靠的是智謀和口才。梁國的使團中定是有不少能言善辯的謀士,他們若是在談判桌上巧舌如簧,咱們江國的那些武將們可不一定能應對自如啊。”另一個人則反駁道:“話也不能這麼說。咱們江國雖然以武為主,但也不乏有智慧之人。而且,江國如今在戰場上取得了勝利,佔據著有利的形勢,在談判中也未必就會處於下風。”
眾人各抒己見,爭論不休。張平在一旁靜靜地聽著,心中暗自思索。他深知,這江梁兩國的議和之事絕非表面上那麼簡單,背後定然隱藏著諸多複雜的利益糾葛和政治陰謀。梁國兵敗求和,或許只是一個幌子,其真正的目的說不定是為了在談判桌上獲取更多的利益,或者是在暗中謀劃著其他的陰謀詭計。而江國這邊,雖然在軍事上取得了勝利,但在外交談判方面確實存在著一些短板。如果不能妥善應對,很可能會陷入梁國設下的陷阱之中。
他又想到,這使團的行蹤如此隱秘,不知眾人是否平安,不過兩國都知道使團已經進入了江國境內,如果出事了,江國恐怕會被天下諸國恥笑,瘋傳連一個使團都保護不了,還爭什麼天下之類云云!
此時,長髯者又開口說道:“不管怎樣,這江梁議和之事關係到兩國的未來走向,咱們這些平民百姓也只能在這閒談幾句。真正的決定權,還是在兩國的皇帝和那些朝堂重臣手中。只希望江國能夠在談判中為百姓謀取更多的福祉,不要輕易被梁國所算計。”眾人聽了,皆紛紛點頭稱是。
張平繼續吃著飯菜,耳朵卻始終留意著鄰桌的談話。他知道,在這酒樓之中,或許還會有更多的訊息傳來。他必須保持耐心,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對自己有用的線索。隨著時間的推移,酒客們的話題逐漸從江梁議和之事轉移到了其他方面,但張平心中卻始終惦記著剛才聽到的那些訊息,他在心中默默整理著思路,計劃著下一步的行動。
他深知,自己在這江城的冒險之旅,才剛剛開始,前方等待著他的,將是更多的挑戰和未知的危險。而他,必須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在這錯綜複雜的局勢中,探尋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為使團鋪平和談之路。
那白面書生微微搖頭,繼續說道:“諸位且想,梁國雖兵敗,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其國內底蘊尚在。此次議和,怕是會在商貿、邊界劃分諸多方面與江國周旋。”
這時,一位老者捻鬚緩緩道:“商貿之事尤為關鍵,江國多產良馬與精鐵,梁國則以絲綢茶葉聞名。若議和之中,梁國以低價索求良馬精鐵,而江國又無法在絲綢茶葉上取得對等利益,那江國武備與民生皆會受損。”
長髯者皺起眉頭:“可江國將士剛經歷勝仗,士氣正盛,若在談判桌上讓步太多,如何向浴血奮戰的將士們交代?”
白面書生輕笑道:“這便是難題所在。江國朝堂之上,武將們自是不願割肉,可文官中若有主和派被梁國買通,暗中推動不利江國之約,後果不堪設想。”
眾人聽聞,不禁倒吸一口涼氣。一青年男子忍不住道:“那江國皇帝就沒有察覺此風險?定會有防範之策吧。”
老者嘆道:“皇帝陛下雖英明,可如今各方勢力交錯。聽聞朝中幾大世家,有的盼著借梁國之力打壓其他家族,有的想在議和中獨攬貿易大權。陛下亦需平衡各方,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