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英州的礦業問題(6 / 7)

味等因素。煤棍能夠在大梁的貴族圈子裡迅速走紅,一方面是因為它本身的優良效能,另一方面也得益於天寶號巧妙的營銷策略。

天寶號一開始並沒有急於將煤棍大量推向市場,而是選擇了一些有影響力的貴族府邸進行試用。他們向這些貴族詳細介紹煤棍的優點,並提供了優質的售後服務。這些貴族使用後覺得滿意,便在自己的社交圈子裡進行了推薦,這才使得煤棍的名聲逐漸傳開。

然而,隨著大梁京都煤棍的銷量逐漸上升,天寶號內部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李敢就是其中最激進的代表,他一心想著如何快速擴大生產,獲取更多的利潤。但並沒充分考慮到擴張可能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比如工人的安全、生產質量的控制以及商業機密的保護等。

天寶號的武人職工是一支忠誠強大的隊伍。他們大多是從小就被天寶號培養起來的,學習武藝的同時,也接受了忠誠和責任的教育。他們對天寶號有著深厚的感情,願意為天寶號的事業出生入死。

這些武人的家屬也一直默默地支援著他們。家屬小樓的建設,不僅僅是為了給武人們提供一個後勤保障,更是為了體現天寶號對他們的重視和關愛。在小樓裡,武人們的家屬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幫助,形成了一個溫暖的小社群。

而女工們參與煤棍生產的打標籤、驗重等工作,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在這個時代,女性的就業機會相對較少。天寶號招募女工,為她們提供了一個賺取收入的途徑,也讓她們在社會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天寶號在煤礦開採和煤棍生產的過程中,面臨著諸多的挑戰和抉擇。如何在保障工人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產量,如何在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如何保護自己的商業機密,這些都是天寶號需要深入思考和妥善解決的問題。張平的這封信,或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天寶號的發展指明方向,避免他們陷入不必要的危機之中。

未來,天寶號在煤礦和煤棍產業上的發展,將取決於他們能否平衡好利益與風險,能否在商業經營中秉持著責任與智慧,能否團結起內部的力量,共同應對外部的挑戰。這是一條充滿未知的道路,但只要他們謹慎前行,或許能夠創造出更加輝煌的成就。

張平深知煤礦開採工作的關鍵與複雜,在與韓魁交談完後,心中便急切地想要去礦裡實地檢視一番工作環境。他轉頭看向張玉嬌,眼神中滿是關切與叮囑:“玉嬌,礦裡環境複雜危險,你就留在三師傅這裡。這裡相對安穩,我去去就回。”隨後,他又向韓魁解釋道:“三師傅,這丫頭是我路上救下的,一直跟著我,還望您多照應。”韓魁點頭應下,眼中帶著溫和笑意。

張平整理了一下衣衫,毅然朝著礦井走去。剛靠近礦井口,一股潮溼悶熱的氣息撲面而來。他深吸一口氣,沿著狹窄的通道緩緩下行。進入礦井,昏暗的光線讓他一時難以適應,待眼睛逐漸習慣後,眼前的場景讓他眉頭緊鎖。

工人們正在忙碌地開採,可他們的防護措施極其簡陋,竟只戴著普通的棉口罩。這棉口罩在滿是煤灰的礦井中,根本無法有效過濾粉塵,嚴重影響著他們的呼吸,進而影響作業效率。而且,煤礦口不斷有滲水湧出,地面已經積起了淺淺的水窪,卻並未挖設排水渠,工人們只能在溼滑的地面上艱難行走。

張平繼續往礦井深處走去,好在目前礦井挖掘的深度還不算太深,這讓他稍感欣慰,也意識到情況尚有彌補的餘地。他仔細觀察著周圍,發現礦井每隔一段距離並沒有設定避險彎洞,這在遇到突發狀況時,工人將無處躲避危險。

帶著滿心憂慮,張平離開了礦井。回到醫館,他顧不上休息,立刻找來了紙筆,開始全神貫注地繪製礦井開採圖。他深知,要改變當前的困境,必須要有一個全面且合理的規劃。

在圖紙上,他精心設計著每一條礦井,著重標註出要設定四條以上的排水渠。為了能將低處的積水順利排出洞外,張平運用自己所學的現代物理知識,在排水河壩處巧妙地設定了加壓閥。他深知,利用大氣壓的原理,透過這個加壓閥就能有效地抽乾地底的積水,從根本上解決礦井內的滲水問題。

繪製完排水系統,張平又陷入了沉思。他想到工人們在井下連基本的安全帽都沒有,這無疑是將他們置於極度危險之中。於是,他決定用山藤條為工人們編織安全帽。他來到屋外,挑選了一些堅韌的山藤條,回到屋內便開始動手編織。

編織過程中,他不斷調整著藤條的編織方式,力求讓安全帽既堅固又舒適。編好雛形後,他又在帽子前面加設了單向閥呼吸塞。做了一個藤蔓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