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酒色詩氣盡顯(2 / 4)

漫路途上,慢慢品味這些詩作的韻味,探尋其中的奧秘。

忙碌了大半夜,方舟終於將這些佳作整理成冊。看著手中這凝聚著張平非凡才情的詩集,方舟的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他想象著自己在歸途中,於馬車的顛簸中,在山水的相伴下,沉浸在這些美妙詩句中的情景,心中滿是期待。

第二日清晨,陽光透過窗戶的縫隙,灑在方舟的臉上。他早早地便起了床,簡單洗漱過後,便帶著同樣對文學充滿熱情的左航前往張平的住處討教一二。此次獲悉這麼多美妙佳句,其中有太多的典故,方舟心中有太多的疑問,尤其是對張平第一首詩中的典故出處,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從張平那裡得到答案。

見到張平後,方舟客氣地寒暄了幾句,便直奔主題。他翻開手中的詩集,指著那句“渭城朝雨浥輕塵”,滿臉疑惑地問道:“張大人,您詩中的渭城,究竟是何處?在下才疏學淺,竟從未聽聞過此地名。”

張平微笑著,眼中透著一絲神秘。他緩緩說道:“主使,這渭城乃是我雲遊仙界時所去過的地方。在那遙遠的時空裡,它本是秦代的咸陽古城,到了漢代,便改稱渭城。那裡,可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說到此處,張平的眼神彷彿穿越了時空,彷彿回到了現實時空中看到了繁華的渭城。“在那個世界,經貿極為發達,街道上車水馬龍,各國的商人云集於此,交換著琳琅滿目的商品。百姓們安居樂業,民生福祉,處處洋溢著繁榮的景象。渭城的清晨,細雨如絲,輕輕灑落,溼潤了地面的塵土,那畫面,宛如仙境一般。”

方舟和左航聽得入了迷,彷彿眼前真的出現了張平所描述的那個渭城。過了好一會兒,方舟才回過神來,又指著下一句“西出陽關無故人”問道:“那張大人,這陽關又是在何處呢?”

張平輕輕一笑,說道:“這些詩句中的典故,大多源自夢遊仙界時所遇到的奇妙風景。當時,那些美景與感悟深深印刻在我腦海中,我便隨手記錄了下來。主使,對於這些,無需過於執著地追求其確切出處。重要的是,詩中所傳達的情感與意境,能引起諸位的共鳴,這便足矣。”

張平說完,話鋒一轉,對方舟說道:“方主使,您看今日是不是該進宮向江國皇帝奏明請求,拿到通關文牒了?我們離開大梁已有多時,既然此次合議晚宴也已順利舉行,如今諸事已畢,也是時候該踏上回家的路途了吧!”

方舟點了點頭,說道:“張大人所言極是。等會下朝了,我便進宮索要通關文牒。此次和議,雖有波折,但好在結果還算圓滿。不出意外的話,明天我們就能離開江國,踏上歸程。”

左航在一旁也附和道:“是啊,此次出使江國,使團歷經諸多事情,如今終於能順利返程,實在是令人欣喜。”

三人又圍繞著歸程的事宜商議了一番,包括行程安排、途中的注意事項等等。張平心中,也開始期待著回到大梁,回到熟悉的地方,與親朋好友相聚。

而方舟和左航,在討論完歸程後,又忍不住再次翻開詩集,沉浸在那些美妙的詩句之中,彷彿在這短短的詩句裡,藏著一個無盡的世界等待他們去探索。

正當梁國使團上下滿心期待著早日離開江國,踏上歸鄉之路時,江國皇宮的金鑾殿內,氣氛卻顯得格外凝重而熱烈。一眾大臣齊聚一堂,圍繞著一個關鍵人物——張平,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一位身著朝服、鬍鬚花白的大臣率先出列,躬身行禮後,神情懇切地向江國皇帝進言:“陛下,臣以為,無論如何都要設法將張平留下。您想想,年僅十八歲的少年,竟能有如此驚世之才,隨口吟誦的詩作皆為千古絕句。這般才情,實乃我江國千載難逢之瑰寶。若能將他留在江國,假以時日,其價值必定不可估量,遠非此次合議所涉及的那些白銀可比。”

他微微一頓,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繼續說道:“且看大梁,長久以來,正是憑藉著文壇的優勢,在諸多方面對我江國形成壓制。若張平能為我江國所用,他日必能在文壇掀起波瀾,為我江國奪回文壇氣運。如此一來,不僅能提升我江國的聲望,更能在文化層面上壓北梁一頭,天下學子從此南歸江國!”

其他大臣紛紛點頭,隨聲附和,言辭間滿是對留下張平的渴望。有的大臣激動地說道:“陛下,此乃天賜良機,萬不可錯過啊!”還有的大臣補充道:“即便付出再多代價,留下張平副使也是值得的。”

然而,就在此時,錢獨匆匆出列,神色嚴峻,單膝跪地,大聲稟報道:“陛下,臣有要事啟奏。昨日中午,慎刑司地牢與刑部天牢同時遭遇歹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