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水在送走治安署的那幾個工作人員之後,又檢查了下自己農莊的安全。
並且啟用人工智慧實時監控。
這才放心仔細收集資訊,然後根據收集到的資訊分析如今生鮮市場,土地價格波動,等各方面密切相關的資料。
既然原身本能的不想賣農場,同時也賣不了,那顯然就得想辦法把這個農場經營起來,不然恐怕便真得守著個金飯碗去要飯了,而想要經營起來就得先調查資訊,考察市場,做到知己知彼。
才能有那麼一絲絲的希望。
“太慘了,整個天然食品行業簡直就是一片哀嚎,農業畜牧業也是,只有少數擁有專利物種的農業或者畜牧業集團目前還能勉為支撐。他們培育出來的那些新品種有六十年的專利保護期,哪怕是萬物集團,也不能違法制造尚在物種專利保護期內的那些東西並且售賣。
所以研發新物種勉強算一線生機。
這……這不是玩我呢嗎?上一個世界的超級合成系統用在這不挺好,製造新物種簡直不要太輕鬆,真是無語!”
“土地價格一直在跌啊!
而且市面上只有掛牌出售的,都沒什麼人買,好多人還在觀望,覺得價格沒有降到谷底,這不跟房價下跌一樣。
越跌越沒人買。
而且農業星球土地價格更低。
不過也對,導致土地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生鮮食品的價格下跌,而農業星球生產的生鮮比宜居星球土地種出來的生鮮,要多一個運輸費用,還是跨星球的運輸費用,更缺少競爭優勢。哪怕量大也不行,所以土地價格更低。”
看著網路上的那一篇篇報道,以及交易市場上的行情,丁水著實愁的很。
這事確實難辦。
要是想打價格戰,加上跨星球運輸費用,她這農場裡很多生鮮的成本價都比人家的售賣價高,賣越多,虧越多。
首先,華光農業星球只是正在往農業星球改造,本質上尚未改造成功,只有這三百多億畝土地改造成功了。原計劃是要繼續擴張,直到慢慢的將整個華光農業星球都改造成可耕種土地,可養殖牲畜的牧場,或者說海洋湖泊漁場。
但現在這麼搞,已經是純虧了,可即便如今立刻停止繼續改造,因為整個星球沒有改造成功的緣故,現有的這些可耕種土地,特別是靠近邊緣未改造區域的那些土地,每年都要花資金維持。
不然農場邊緣土地就會退化。
甚至於慢慢不適宜農作物種植。
其次,哪怕目前改造出來的這些土地完全屬於丁水,不需要再額外交錢。
種田也不是沒有成本的事。
耕種、買種子、種植、施肥、農藥都要錢,如果出現天災,比如說洪澇或者旱災之類的,也需要進行人為干預。
出現火山噴發,地震之類天災。
更是要大資金干預。
最後收割儲存同樣需要錢,保鮮價格格外高,冷藏價格也不低,冰凍更是如此,哪怕已經用上各種先進農具,乃至於機器人和人工智慧,極少用人工。
每一樣也是價格不菲,或者說,即便平攤的價格再低,三百多億畝土地的用量一乘,都是一個極其恐怖的數字。
糾結琢磨,抓耳撓腮了許久。
丁水才很為難的寫下了三種自己看了都覺得離譜,很難實現的解決方法。
一是培養新品種,最好是培養出一些有極大優勢,大家都要買,或者說都願意買的新品種,那樣分分鐘翻身了。
難度係數五顆星。
二是降低成本或提高產量,不管透過什麼方法,只要能把成本降到足以賺錢,不求太多,哪怕一畝地賺一兩塊。
那就能維繫下去了。
難度係數四點五顆星。
三則是解決華光農業星球附近的低濃度輻射問題,只要能把這個問題給解決,華光農業星球就有成為華光宜居星球的可能了。雖然後期依舊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建設改造,但說不定張家會看在另外兩個改造成宜居星球的星球,目前收益不錯,繼續剩餘地盤的改造。只是不改成農業星球,而是改成宜居星球。
宜居星球的農場有一定政府補貼。
農業星球沒有。
此外,華光農業星球之所以沒有蟲洞的主要原因,也是因為那個輻射對蟲洞有影響,既增加建設成本,也增加出事機率,申請之後上面沒能審批下來。
一旦輻射消失,就能建蟲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