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王封地地方官員送齊王出事急件的時候,丁水還沒來得及對那些個士紳家族動手。後來動了手,因為涉及到的人太多,地位也不低,當地還倖存,沒出事的地方官當然得趕緊再送份急件。
於是這才有了第二份齊地急件。
隨著這兩份急件送達,即便天色已晚,即將下班的吏部官員依舊還是趕忙遞交了上去,內部更是開始激烈討論。
主要討論的是齊地第二封急件。
畢竟不論地方藩王死多少,只要不是太子薨逝,對他們都沒什麼影響,甚至私底下做個看熱鬧的吃瓜群眾都行。
但大量地方士紳也被牽連害死。
他們就真的很難冷靜了。
因為他們很清楚,藩王與士紳是兩個體系,他們這些官員的根基是在於士紳,傷害士紳無疑就是在挖他們的根。
不僅他們能充分意識到這一點。
剛看完急件的天武帝,此時也立刻意識到這是讓文武百官們共同出力,齊心協力找出那個幕後兇手的最佳理由。
先前他們的利益沒怎麼受損,還能看皇家的笑話,不想幹活,情有可原。
但現在他們的利益也受損了,而且照目前局面看對方顯然不可能收手,只會越鬧越大,到時可沒多少皇族供對方審判殺戮,哪些人會遭殃,一目瞭然!
不過出於考慮到上趕著不是買賣。
所以天武帝並沒有在此時立刻召集眾臣開會,而是準備明天上朝再說,正好也讓相關訊息在今天晚上發酵發酵。
免得有些官員對此還不知情。
而吏部也確實如天武帝所料,稍微討論了一會便很快下班回家,只是有的是直接回家,有的則是去了其他官員的府邸,或者在一些私密場所聚會,傳遞訊息的同時順帶著探討一下該當如何。
畢竟這事確實對他們有影響了。
而且也是一個威脅!!!
不弄清楚,恐怕會睡不安穩。
於是乎這個晚上,很多人都沒睡安生,甚至於就沒怎麼睡,第二天早朝前半個時辰喝了好幾杯濃茶,以求擁有飽滿的精神,上朝的時候好應對天武帝。
早朝前面都是按流程來,沒什麼問題,過程無非就是加了個齊地大量士紳家族,乃至於部分官員被殺一事,要求百官討論究竟該如何處理,至於三個王爺的事,天武帝他連一個字都沒有提。
反正事情是一個人乾的。
調查齊地大量士紳,乃至於部分官員被殺,就相當於在調查他三個兒子被詛咒,以及已經死了的魯王遇害之事。
沒必要把三個兒子的事提出來。
讓百官評頭論足。
而有資格上朝的官員,訊息顯然不可能滯後到這麼大的事都不知道,所以百官並不驚訝,甚至有條不紊的發言。
“陛下,此事當責有司查辦!”
“讓地方郡尉嚴查!”
聽到這,坐在上面的天武帝臉都快黑了,因為這發展確實是他沒料到的。
他以為這些官員怎麼著也應該能夠同仇敵愾,想方設法尋找出此事的幕後兇手,或者說最起碼給點有用的建議。
可看他們怎麼說的。
吏部尚書說責有司查辦,無疑是指這種兇殺案跟他們沒關係,讓負責兇殺案的部門去管。大理寺寺丞說讓地方郡尉嚴查也是在甩鍋,但人家說的同樣沒什麼問題,因為嚴格來講,這事確實不該大理寺來管,地方上的兇殺案,肯定應該地方上的相關負責人調查處理啊。
要是調查出結果。
大理寺稽核一下差不多。
可見下面文武百官昨天晚上應該已經商量好,堅持不管此事了。也有可能他們是覺得齊地死亡的那些士紳和少部分官員只是例外,是受齊王牽連而死。
還想繼續觀望觀望。
天武帝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現在計程車紳官員本身生存條件,相比較於前朝和前前朝,實在是差太多了。
在沒人敢輕易害他們的情況下。
死了這麼多人,他們當然會震怒。
但現實情況是,天武帝每年殺的官員士紳,可比如今死掉的那些多多了。
最近五六天菜市街口砍掉的。
估計都不止這麼點。
相比較於擔心有朝一日可能會被這個不知名的存在害了性命,他們還不如擔心會不會哪天被天武帝給砍了腦袋。
人家這個不知名的存在再怎麼狠。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