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他也喜歡,每天都練習呢。這孩子有股子鑽勁,我教他的時候也開心,釋超也學著練習。倆人較著勁,看誰寫得好,這不,都進步了不少。”
鴻儒帶著幾分敬畏,由衷地說道:“還是爸爸有辦法,能把孩子們教得這麼好。”
鴻儒對郭奎老爺子說:“爸,你看這樣行不,孩子們負責寫對聯,咱們倆來寫中堂。過年的時候,肯定有不少人需要送禮,求字的也多,還有人想在堂屋裡掛上幾幅字畫,顯得喜慶。”
郭奎老爺子聽了,點頭贊同:“好主意。咱們可以寫些吉祥如意的內容,比如‘家和萬事興’、‘福壽安康’等,用我拿手的行書或楷書來寫,肯定受歡迎。”
鴻儒接著說:“對,這樣一來,我們就能滿足不同顧客的需求,也能讓咱們的書法作品賣得更好。孩子們寫對聯,咱們寫中堂,分工明確,效率也高。”
鴻儒和郭奎老爺子商量好之後,便拿出了特意去牌坊街購買的高階宣紙,紙張質地細膩、紋理清晰,給人一種溫潤如玉的感覺,非常適合書寫中堂這樣的書法作品。
同時,還拿出了珍藏的徽墨,墨色烏黑髮亮,散發著淡淡的香氣,是書法創作的上佳之選。
雯雯看到姥爺要寫中堂,很有眼力見地走過來幫忙研墨。
她小心翼翼地將徽墨放在硯臺上,慢慢地研磨起來。墨塊在她的手中緩緩移動,與硯臺摩擦發出輕微的“沙沙”聲,墨汁逐漸變得濃稠,色澤愈發深邃。雯雯一邊研磨,一邊還不時地觀察墨汁的狀態,生怕研磨得不夠均勻或濃稠度不夠,影響姥爺的書寫。
郭奎老爺子看著雯雯認真研墨的樣子,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知道雯雯雖然年紀小,但對書法有著濃厚的興趣和天賦,平時也經常練習,對研墨這樣的基本功也掌握得很好。
有了雯雯的幫忙,老爺子可以更專注於創作,心無旁騖地揮毫潑墨,書寫出一幅幅寓意吉祥、書法精湛的中堂作品。
每完成一幅作品,他都會鄭重地拿出自己的印章,輕輕地蘸上印泥,然後精準地蓋在作品的落款處。
這枚印章是老爺子多年的珍藏,印文是他自己的名號,雕刻得古樸典雅。印章的材質溫潤細膩,拿在手上有一種沉甸甸的質感。
蓋上印章後的作品,不僅增添了一份獨特的藝術氣息,也彰顯了老爺子的書法造詣和作品的權威性。
老爺子蓋完印章後,會仔細地端詳作品,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他知道,有了這枚印章的加持,作品的價值將得到更好的體現,也會讓收藏者更加珍視。同時,這也是對自己多年書法生涯的一種肯定和傳承,讓自己的藝術成果得以流傳。
鴻儒則負責將這些字裝裱起來,精心製作成一幅幅成品。
他也會動筆寫寫,他構思了一張百福字,他構思了一張百福字,將一百個不同形態、不同風格的“福”字巧妙地排列組合在一起,寓意著福氣滿滿、福壽安康。
每個“福”字都蘊含著不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風格,有的古樸典雅,有的靈動飄逸,有的莊重肅穆,有的活潑可愛,充分展現了書法藝術的多樣性和魅力。
在創作過程中,鴻儒全神貫注,心無旁騖。他時而沉思,時而揮毫潑墨,時而調整佈局,力求將每一個“福”字都寫得完美無瑕。
岳父在一旁看著,不時地給予指導和建議。他憑藉自己多年的書法經驗,為鴻儒提供了許多寶貴的建議,幫助他更好地把握整體佈局和細節處理。在岳父的指導下,鴻儒的百福字作品更加完美,更加具有藝術感染力。
完成百福字作品後,鴻儒又精心挑選了一些經典的對聯和詩句,將其書寫成一幅幅精美的作品。他注重字與字之間的搭配和整體的和諧統一,力求讓每一幅作品都成為一件藝術品。
在裝裱過程中,鴻儒更是細緻入微。他精心挑選合適的裝裱材料,仔細地裁剪、貼上、固定,確保每一幅作品都裝裱得平整、美觀、大方。
他還會根據作品的風格和內容,選擇合適的裝裱風格和色彩搭配,使作品更加生動、富有層次感。
經過一番努力,一幅幅精美的書法作品呈現在眼前。這些作品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美好的寓意。
鴻儒和岳父看著這些作品,心中充滿了成就感和自豪感。
他們相信,這些作品一定會受到市場的歡迎,能夠為家庭帶來可觀的收入。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深夜,鴻儒看著大家都有些疲憊,便說道:“大家都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