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郭家可是富貴之家,地廣人多,祖上買下的宅基地前後足有五進院那麼大。由於面積廣闊,祖上還在院前掘了一口井。
在沒有打壓水井之前,半個村子的人都來此取水,打水時甚至還需排隊。前幾年,這裡還有一根宛如秤桿般的吊杆,一頭吊著水桶,一頭吊著石頭,打水甚是方便。
據老人們所言,這井中的水甘甜無比。高家當時買下了靠近水井旁的地皮,蓋起了一前一後兩套房子,高木匠的父親居於前院,而高木匠一家五口則住在後院。秋盈家和高師傅家的房子並排而立,郭家祖上特意給高家留了 6 尺寬的路。
如今,若秋盈家和高家中間沒有這條路,那便是緊緊相鄰。秋盈家的院前有一片空地,因有那口大水井,還需留出村裡人排隊打水的空間,所以郭家的這片地一直空著,算是祖上留下的宅基地。高家在村裡算是外來戶,沒有家族,也無族系。高家對秋盈家十分敬重,拿尺子量了量那棵樹,報出了價格,秋盈卻說不要錢了,換個傢俱吧。
高木匠樂呵地說:“這樹啊,能做床,也能做沙發。你想要多大的床呀?沙發就按標準尺寸來就行啦!”秋盈一聽,開心地說:“正好我家沒沙發呢,那就打套沙發吧!再打兩張單人床,孩子大了都回來,床就不夠睡啦!”
高師傅站在院子裡,看著那棵倒下的大樹,心中暗自盤算著。這棵樹如此高大粗壯,完全可以打造出許多精美的傢俱,而且可能還會剩下不少材料。
秋盈在一旁說道:“大哥,你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吧。”高木匠微笑著點了點頭,表示明白。
他心中已經開始構思如何將這棵樹的木材發揮到極致,製作出既實用又美觀的傢俱。
都是鄰居,也沒什麼協議,鴻儒從屋裡拿出筆和紙,大概畫了下床的樣子。他問道:“高木匠,你能幫我做一個書櫃嗎?簡單點就行,我喜歡讀書,家裡沒有一個像樣的書櫃。”
高師傅看了看圖紙,思索了一下,然後說道:“那需要上油漆才好看。”鴻儒笑了笑,說:“我自己刷就行,謝謝你了,高師傅。”
高木匠說 別客氣都是鄰居,你們先收拾院牆,我和大孩收拾樹就可以,我們自己鋸木頭 分段根據尺寸這樣不虧材料。
真是遠親不如近鄰,這大樹的問題解決,鴻儒和秋盈又開始研究起圍牆來了。
原本的圍牆由於年久失修已經顯得破敗不堪,不僅影響美觀,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他們仔細觀察著圍牆的狀況,發現有幾處地方甚至出現了裂縫和倒塌的跡象。
於是兩人商量著是否應該全部推倒重建,或者只是對破損嚴重的部分進行修補加固。
經過反覆權衡利弊,最後他們決定採取一個折中的方案——保留大部分完好無損的圍牆結構,並對那些損壞較為嚴重的區域進行拆除重建。
同時,為了讓新砌的圍牆更加堅固耐用且富有特色,他們還計劃選用一些優質的磚石材料,並在圍牆上設計一些精美的圖案和裝飾。
鴻儒和秋盈開始計算所需磚石的數量以及預算。正當他們在本子上寫寫畫畫時,村裡的泥瓦匠李叔路過,大風後很人家房子院牆都有破損,勞力多的人家自己就修了,沒有勞力的需要花錢找人,類似包工頭的泥瓦匠李老漢,看到他們忙活著圍牆的事便湊過來看看。想看看能不能幫忙攬活。
“喲,這打算好好修整下圍牆呢?”李叔笑著問道。
“是啊,李叔,這圍牆再不修不行了。”秋盈應道。
李叔圍著圍牆轉了一圈,檢視了一番後說:“你們這方案不錯,不過要找好的磚石可得費些功夫。咱村東頭老張那兒倒是有一批質量挺好的磚石,就是價格稍貴些。”
鴻儒和秋盈對視一眼,鴻儒說:“只要質量好,價格高點兒也值得,畢竟這圍牆得長久用下去呢。”
接著,他們又討論起圍牆上的精美圖案。
秋盈說想畫上一些田園風光,像自家田裡豐收的景象。鴻儒則提議加上一些寓意吉祥的小動物。
鴻儒站在院子裡,看著那棵倒下的大樹和被砸壞的圍牆,心中暗自盤算著接下來的修繕計劃。這時,泥瓦匠李老漢也過來湊熱鬧,他顯然對這個活兒很感興趣。
鴻儒心裡明白,李老漢是想接這個活兒,便直接問道:“你一下午能搞好嗎?要不不用太複雜了,先把這面地基打好。”
李老漢點了點頭,表示沒問題:“沒問題,我保證一下午就能把地基打好。你們要是打算蓋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