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爺們,都到村東頭集合嘞,今兒個就把田給分咯。這訊息像一陣風似的傳遍了村子各個角落。村民們紛紛放下手中的活兒,朝著村東頭趕去。
村東頭的大槐樹下,村長站在一塊大石頭上,身後還有公社的幾個穿著藍色中山裝褂子鄉里幹部。在他們面前擺著一張桌子,眼睛亮晶晶地望著村長。
只見村長穩穩地站立在村子中央那塊寬闊的空地上,他挺直了脊樑,雙手有力地叉在腰間,目光炯炯地注視著逐漸圍攏過來的村民們。然後,他深吸一口氣,運足中氣,用洪鐘般響亮的聲音對著眾人高聲喊道:“鄉親們吶!今天咱們就要開始按照之前商量好的辦法來分配田地啦!想必大家心裡也都明白,咱們這次分田可是公平公正公開的,一切都是為了讓每一家每一戶都能夠過上更好的日子。尤其是家裡人口比較多的人家呢,自然應該多分一些田地給你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希望每個人口都能實實在在地分到整整兩畝肥沃的土地喲!如此一來,無論是春種秋收,還是日常勞作,咱們家家戶戶都有足夠的土地可以耕種,可以收穫豐碩的成果啦!不過呢,在正式分地之前呀,我在這裡還要跟大夥說一聲,咱們這生產隊的隊長依然還是原來那幾位德高望重、經驗豐富而且辦事向來公道的老同志。所以呢,在接下來分地的過程當中,還得勞煩各位隊長多多費心,出來幫大家夥兒仔細認真地丈量一下土地嘞!”
村長的話音剛剛落下,原本還有些嘈雜喧鬧的人群瞬間變得鴉雀無聲,彷彿時間都在這一刻凝固住了一般。村民們一個個都瞪圓了雙眼,像銅鈴似的,緊緊盯著村長;同時又高高地豎起耳朵,生怕錯過了村長口中說出的哪怕只是一個字。有些人甚至著急地踮起了腳尖,使勁兒地將脖子往前伸,恨不能再伸長個幾尺,只為了能夠聽得更加清晰明瞭些。而就在這時,那些被村長點名要求擔任隊長去幫忙丈量土地的人們,聽到自己的名字後,毫不猶豫地紛紛從擁擠的人群中大步流星地走了出來。他們的臉上不約而同地洋溢著一種自豪和強烈的責任感,彷彿肩負著全村人的期望與信任。
泰山廟村宛如一個沉睡中的巨獸,靜靜地盤踞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之上。這個村莊規模宏大,下轄著整整十一個生產隊。每個生產隊的隊長們,就像是一群辛勤耕耘的園丁,開始了他們精細而又嚴謹的工作——丈量土地。
他們手持皮尺、標杆等工具,小心翼翼地行走在田間地頭。每一步都邁得沉穩有力,彷彿是在書寫一部關於土地的史詩。經過一番努力,每一塊田地都被準確地標上了獨一無二的符號,這些符號如同大地的指紋,記錄著它們各自的特點和故事。
說起這農村的土地啊,那可真是別有洞天!每一處都擁有著獨具特色的地名,充滿了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生活韻味。比如靠近河西的那塊地,遠遠望去,宛如一位羞澀靦腆的少女,亭亭玉立在河畔邊。村民們對她格外親暱,親切地稱呼其為“溝西地”。
溝西地緊緊依偎著河道,南邊的地勢稍稍偏低一些。這裡的土壤常年受到河水的浸潤,淤泥和鹽鹼便成了它不離不棄的夥伴,如影隨形。或許正是因為這份特殊的陪伴,這塊地才有了一個特別的名字——“鹼地窩”。
而與之遙相呼應的北邊土地,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一番景緻。這裡是河道在經年累月地清理泥沙過程中,被不斷翻湧而出的泥土逐漸堆積形成的獨特地貌。極目遠眺,那廣袤無垠的大地宛如一片金黃璀璨、無邊無際的浩瀚沙漠,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尤為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即便是在陰雨綿綿、數日不絕的時節裡,這片神奇的土地竟然絲毫沒有積水的蹤跡可尋。彷彿大自然對其施加了某種神秘的魔法,使其具備了超乎尋常的排水能力。正因如此,村裡的人們根據這一奇特現象,賦予了它一個極為生動形象且頗具寓意的名字——“氣死龍”。這個名字彷彿在冥冥之中暗示著這片土地蘊含著一種足以與傳說中的巨龍相較量的雄渾氣魄和非凡力量。
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在雨水匱乏的年歲,這片土地竟成為村民們心中無法磨滅的憂慮之根。無論他們在此播下何種作物,最終都難以收穫豐碩的果實,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辛勤耕耘的成果化為烏有。
為了能夠切實保障整個分配過程如同精準無誤的天平一般,最大限度地彰顯出公平公正這一至關重要的原則,幾位隊長經過深思熟慮,首先要做的便是猶如庖丁解牛般,依據村莊內部村民們各自的居住狀況,對各個大隊進行精細的劃分。。
此種獨特且精妙的劃分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