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忽聞戰事自離別(2 / 3)

?短短數月,何至於此啊?”

他當初就是聽了這個訊息,這才想去投軍的。

至於為什麼沒有直接北上,而是往西而去。

那是因為他聽說河東兵,比他們這邊的節度使麾下兵馬,要守規矩一些。

當然了,韓坤也知道,所謂的守規矩,其實都是相對而言的。

主要是河北這邊的都是平原,正面對上契丹騎兵,哪怕是韓坤這個愣頭青,同樣有些犯怵,所以他決定前往河東。

那邊有雁門天險,地形也不利於騎兵突襲,相對來說,立功還是比較容易的。

他是去殺敵立功的,可不想在平原上成為對方騎兵練騎砍的靶子。

可現在不同了,他敏銳的感覺到,老家那邊可能有危險。

這才迫不及待的跳出來,想搞清楚北邊的情況。

“這還能有假?我們有兄弟在那邊,日前欒城(今河北欒城西)被契丹佔領,朝廷糧道、退路盡皆被斷,這還能有假不成?”

在場的其餘人等,同樣一一附和,表示這位老哥的資訊準確。

平時他們都是跑商路的,也就是北邊大戰,商路不通,這才嘗試走白陘,去河東碰碰運氣。

而這鹿臺鎮,正是進入白陘前的補給站,否則也不可能遇到這麼多走南闖北之人。

韓坤只覺得要壞了,朝廷幾乎調集了河北所有能戰之兵。

要是滹沱河戰敗,說不定契丹會長驅直入,到時候,他老家那邊可就完了。

不行,不能在這待了,他得連夜趕回去通知家人暫避才行。

韓坤回來將事情和知小年他們倆一說,兩人當即表示,願意把馬匹貢獻出來,賣掉,給他當盤纏用。

之前桃夭夭在潞城之時,一共買了四匹馬。

這些馬後來並沒有賣掉,而是暫存在客棧之中。

桃夭夭走了,馬卻是留下了,興許是她覺得沒必要為了馬專門回來一趟吧。

也就是說,他們可以賣掉三匹馬,留給韓坤做盤纏。

其實說是盤纏,也是給他安頓家人用的,這點韓坤心知肚明。

“兩位無需如此,韓某家中略有薄財,只是外出匆忙,略顯落魄而已,馬匹兩位就自己留著吧。”

“山高水長,值此一別,後會有期!”

兩人也隨即起身回禮,“後會有期!”

目送韓坤騎馬離去,兩人這才對視一眼,開始聊起自己的事情。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桃姑娘走了,韓兄也走了,不知小道長何往?”

“小道師命在身,須上華山雲臺觀,拜謁我家師叔,之前稍有耽擱,眼下年關將至,還是要加緊趕路才是。”

知小年的意思,自然是能在年前趕到華山最好。

要是趕不上,上元節前趕過去,也是可以的。

想想離這年關還有個把月,應該是可以趕到的,畢竟自己現在還有馬匹代步。

身上也有了些許錢帛,趕路速度應該會大大加快才是。

“對了,書生,你有什麼打算?”

“我?朝廷明年春闈,我打算去開封參加,說起來可笑,出門前,王某還想著憑藉手中三尺劍,胸中萬卷書,進可輔佐明君,平定天下,退可臨江垂釣,明月清風,不成想……”

在王文伯的敘述中,知小年也算是對他一路經歷,有了些瞭解。

原本懷揣著胸藏萬卷書,遊學萬里路,眼觀萬民情的崇高理想。

不成想,世道之亂,給他狠狠上了一課。

先是越到劫匪攔路,胸藏萬卷書完全用不上,最後還是用手中宣德劍,以德服人,這才讓那些個拿著鋤頭的劫匪心服口服。

原本想著遊學遊學,自然是遊歷加學習。

可誰曾想,一路走來,盡皆武夫當道,學舍凋敝。

別說找個人交流學問,就算是給孩童啟蒙,人家都不要。

對於尋常百姓來說,讀書認字,不如斧鑿精通,四書五經,不然柴米油鹽。

處處碰壁之下,乃至於王文伯都有些懷疑人生。

再加上桃夭夭的這一遭,讓他感覺,或許這個時代,就是屬於暴力的時代。

自己也應該參與到最大的暴力組織,朝廷體制裡邊。

“嗯,去試試也好,當官還是挺靠譜的。”

原本王文伯還以為,知小年會唾棄他這種為沉迷世俗紅塵的想法,沒想到他竟然還對自己的想法表示贊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