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青麟興高采烈地帶著孩子們在院子裡又蹦又跳,盡情玩耍嬉鬧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不知不覺間他們竟已鬧騰了整整一宿。然而人的精力終究是有限的,卓青麟此時已是睏倦至極,實在難以支撐下去,便只好領著孩子跟隨爺爺卓武邦、小五叔卓向南,以及身上傷勢尚未痊癒的卓青虎一同返回屋內歇息。沒辦法啊,如果再不回去,他那寶貝兒子卓雲濤的內衣恐怕就要完全被汗水給浸透啦!
再說爺爺卓武邦,作為初一祭典中的重要文書角色,身負重任,一大早還有許多事務等待處理呢,所以他自然不可能像這些年輕小夥子一樣在這裡通宵達旦地熬夜。
且看那邊,振東、紹西、青龍和青牛等人依舊留在祠堂內,正熱火朝天地演練著初一春祭大典上即將展示的精彩表演節目。其中,振東算得上是這裡的一個小頭目,統籌指揮著各項排練工作;紹西積極報名參加了英歌舞鼓手的角色選拔;青龍憑藉其出色的身手與矯健的身姿成功擔起了舞龍隊龍頭的關鍵位置;至於青牛,則有幸被選中成為祠堂大鼓的鼓手。這幾個年輕人興致勃勃,誰也不肯離開祠堂半步,一心盼望著能早點嚐到那美味可口的長壽麵宵夜。
卓青麟帶著兩個孩子回到家中後,本想好好睡上一覺補充一下體力,但無奈整晚那震耳欲聾的鼓聲此起彼伏,響徹夜空,攪得他心神不寧,根本無法入眠。就這樣一直折騰到天快要亮的時候,那喧鬧的鼓聲才漸漸停歇下來。而家裡的大人們此刻全都圍坐在火爐旁,靜靜守歲,同樣也是整夜未曾閤眼。
天還未亮透,卓青麟便迫不及待地從床上爬了起來,他那略顯興奮的神情彷彿要去參加一場盛大的慶典一般。而跟隨著他一同起床的還有另外三個小傢伙,他們揉著惺忪的睡眼,臉上卻也難掩激動之色。
四人匆匆忙忙地完成了簡單的洗漱後,卓青麟的母親鄧金娥就已經手腳麻利地準備好了早餐——每人一碗熱氣騰騰的雜糧面。只見那碗中的麵條粗細均勻,散發著淡淡的香氣,更令人驚喜的是,每一個碗裡都靜靜地躺著一顆圓潤光滑的雞蛋。
“孩子們,快來趁熱吃吧!”鄧金娥微笑著催促道。
這些雜糧面可不是普通的食物,它們是由村裡的食堂精心製作而成。所用的雜糧米粉都是定量分配到各家各戶的,平日裡可不容易吃到這樣的美味。
尤其是在這個南方的小村莊裡,由於氣候和土壤等原因並不盛產小麥,所以麵粉更是稀缺之物。只有在新年的時候,為了吃上象徵長壽吉祥的長壽麵,食堂才會想方設法地用有限的食材特意製作出這些雜糧面。
此時,時針剛剛指向早上八點,一陣低沉而緩慢的鼓聲突然在村子裡響起。這聲音來自於祠堂內的一面大鼓,它猶如一頭沉睡已久的巨獸被喚醒,發出的鼓點雖然沉緩但卻充滿力量,一聲接著一聲,不急不躁。
原來,這是召集村民們前往祠堂的鼓令。聽到這陣鼓聲,大家都明白這意味著可以動身前往祠堂了。於是乎,人們紛紛加快了手中的動作,收拾妥當之後便朝著祠堂的方向走去。
這通鼓令持續了大約半炷香的時間後,終於緩緩停歇了下來。整個村莊似乎也因為這鼓聲而變得熱鬧非凡,處處洋溢著喜慶祥和的氛圍。
就在此時,一陣激昂而響亮的鼓聲突然傳來。那鼓聲猶如陣陣驚雷,響徹整個村莊。爺爺卓武邦一聽到鼓聲,便迅速起身,動作矯健地向著門外走去;緊接著,父親卓振東也毫不猶豫地緊隨其後,其他成年男丁們也紛紛從各自家中走出來,他們步履匆匆,神情嚴肅而莊重。
相比之下,卓青麟這邊倒是顯得不那麼匆忙。他帶著一群孩子們,可以稍微悠閒一些。按照習俗,他們需要等待三通鼓響之後,才跟隨著奶奶和媽媽等女性一起前往祠堂。因為此刻的祠堂里人頭攢動,大家都在緊張忙碌地準備著祭祀儀式。
若是帶著年幼的孩子們過早進入,不僅容易造成擁擠和磕碰,還可能會打擾到正在籌備儀式的人們。所以,儘管外面寒風凜冽,但卓青麟覺得與其讓孩子們在村口廣場上忍受寒冷的侵襲,倒不如多在家裡待一會兒。
時光如白駒過隙般飛逝而過,轉眼間就到了上午九時。第三通急促的鼓聲驟然響起,那鼓點如同疾風驟雨一般,又快又急,彷彿在催促著人們趕緊行動起來。此時此刻,如果再不抓緊出門,恐怕就要遲到了。
奶奶羅英和老媽鄧金娥各自牽著一個可愛的小奶娃,小心翼翼地邁出家門。卓青麟與弟弟卓向南則緊跟在她們身後,亦步亦趨。一家人就這樣緩緩地朝著祠堂的方向走去,